古人引水入渠 施工品質不輸現代

旺報【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 中國歷朝修建的水利工程,在沒有機械的時代,古人開山、築壩、鑿石,充分發揮智慧,這些堰渠使用上千年迄今,證明古代的工程品質不輸給現代。 福建的黃鞠灌溉工程分為兩期。隋朝諫議大夫黃鞠罷官來到寧德,見霍童溪兩岸土地難以利用,殊為可惜。勘定地形後,先在南岸鑿開龍腰渠,再於北岸打通度泉洞,將15公里外的一片湖水引入渠中。 度泉洞是石頭隧道,1400年前沒有挖掘機、炸藥。經考據,是先將大量柴火堆在石頭上燃燒,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後突然滅火,迅以大量冷水澆於石上,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令石頭爆裂。 寧夏引黃古灌區,有許多溝渠工程是西夏時期所建,獨創「草土圍堰」技術,設計了「刻字水則」,將水位觀察的刻度放在橋梁石柱;又為了讓上下游可以平均獲水,創造了「封」、「俵」的不同放水、堵水體系。黃土高原上,因為這些水渠造就出「塞上江南」。 陝西漢中山河堰,相傳是漢朝蕭何主持修建,又經三國時期諸葛亮修改、增築。五門堰和楊填堰,都是引漢江支流的湑水,漢朝以降,歷代皆有增補修築。五門堰的五個石堆引水門至今留存,古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