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錢有關」名詞知多少?原來裡面暗藏古人理財玄機!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不過如果是古代先民們,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要怎麼理財?有沒有哪些比較特別、且和理財有關的名詞,是和今日不一樣的呢?今天我們整理 4 個古代和錢有關的名詞,一起來看看妳知道幾個吧!

古代和錢有關名詞 1:盤纏

第一個我們常聽到的盤纏,就是古代出行時的旅費和過路費,由來是將旅費、財務等物品用布帛纏束,並繫綁在腰間,所以稱為盤纏。盤纏一詞在小說或古代劇中也時常在書生赴京趕考的情節出現。

古代和錢有關名詞 2:飛錢

飛錢雖然帶有錢字,但它其實是唐憲宗時代推行匯兌制度下的產物,是一種交易憑證。商人可以先把錢交給諸軍或富豪門閥,再請官方開立票券,並帶著它到其他地區的辦事處領錢。

之所以會有飛錢的存在,是因為當代的時空背景使用的是銅幣,儘管當時商貿繁榮,但面對銅錢交易量增加、銅礦開採技術有限的情況下,為了減少銅錢不足帶來的壓力,才設計了飛錢制度,讓貨幣流通的速度得以更加順暢。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飛錢也是北宋紙幣「交子」的前身。

飛錢讓貨幣流通更加順暢,也是北宋紙幣「交子」的前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飛錢讓貨幣流通更加順暢,也是北宋紙幣「交子」的前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代和錢有關名詞 3:鏢局

鏢局是隨著中國朝代金融業的興起而出現的商業組織,負責安全運送銀票和貴重物品到客戶指定的目的地。協助運送的人員稱為鏢師,而負責指揮、發號施令的人則稱為鏢頭。

鏢局為了讓商業往來的運作能夠得到保障,就必須降低在運輸途中被搶匪打劫或官員刁難的機率,因此要成為鏢師、甚至是鏢頭,除了武藝必須精湛,也要擁有良好的社交手腕和溝通談判能力,才能在運送貴重物品的過程中,擺平在江湖上遇到各方人馬時可能產生的危機,一一化解遇到的困難。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早期的鏢師也會配備如短矛、大刀、飛鏢、弩等各式官府批准攜帶的防衛用途兵器。

古代鏢局負責運送的人員,必須武藝高強、具備交際手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代鏢局負責運送的人員,必須武藝高強、具備交際手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代和錢有關名詞 4:質庫

質庫若用一句話解釋,就是當時的當鋪。質庫是中國古代進行押物、放款和收息的商鋪,也是典當的前身。在唐宋之後,隨著經濟日益發展,富商、地主、官府和寺院也開始經營這種以物品做為抵押的放款業務。

根據百科知識記載,到了明朝後,會拿到質庫抵押的物品﹐除了一般的金、銀、珠、玉和錢貨﹐有時還會包括牛馬或奴婢,而人民通常都用生活用品作為抵押。不過當時質庫的放款期限很短,而且利息甚高,萬一借款到期還不出來,就直接沒收抵押物,在當時經常導致許多人家破產。

無論身處在哪個時代,只要有花錢、存錢的需求,就和理財脫離不了關係,雖然古代的理財方式不如現代這麼便利,但從中觀察古人因應時代當下的變化而設計的理財制度或商業組織,仍然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也許在很久以後的未來,到時的人們在回顧我們現在使用的行動支付和網路銀行,也會同樣感到驚奇也說不定。

延伸閱讀

古代沒銀行怎存錢?有錢人用1奇招 打造「超大型撲滿」

妳看過紙本股票嗎?她曝30年前「骨董級」股票 網:好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