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早已成為氾濫之詞,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味?

文:黃瑞彬

前些日子農曆年節,各家團圓吃年夜飯,溫馨無限。然而一則新聞卻引起諸多討論,某縣市首長曬出包餃子照引發爭議,這不禁使筆者思考台灣菜系一路以來的演變歷史,及台灣菜的重要精神。

前些時日,筆者翻開書櫃中的《梁實秋小全集:雅舍談吃》一書,作者梁實秋是少數愛談吃的民國作家,書中他暢談各類飲食的情景,其中也有一篇對於餃子的回憶,梁實秋引用了中國北方鄉下的一句俗語「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可見餃子在中國北方的受歡迎程度與重要性。

梁實秋與雅舍談吃一書,講的大都是老北京的飲食回憶。然而,餃子及其他中式料理,早已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台灣終於富過三代懂得吃,追尋台灣本土口味,是對於這塊土地的追本溯源,也是基於對這個島嶼的尊重。

台灣料理經過多年的演變,與不同文化的融合,已經逐漸形成獨特的飲食方式。從台灣料理之中,我們能見到時代巨輪轉動的縮影,逐漸滲透到每個台灣人的血液之中,一代一代人傳承,並且更加創新。但我們常常感到疑惑,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菜?

飲食難以「一刀」切劃分背後的歷史

台灣菜與台灣島的政經、歷史演變是離不開的,除了本地食材之外,多元的移民背景,使豐富的料理形式進入台灣。再者,日本時期酒樓式的飲食,成為了文化名人與政商名流等聚會的場所,有別於傳統小吃,台灣料理的精緻化便迅速提升。

爾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帶來了大陸各省的飲食,因此台灣料理更增添了北京菜、粵菜、川菜等多元菜系,大陸菜的本土化,與外省人的思鄉情緒展現在各式菜餚中,這也體現出台灣飲食文化的轉變及其混血的本質。

飲食的轉變是不停止的,以前因為交通不便,有所謂的家鄉菜,探訪親友多會帶家鄉土產,現在飲食文化受惠於運輸系統改良,因此飲食也因此世界化。世界化的飲食,造就在地口味的改變,家鄉菜特性愈來愈淡,傳統口味變得愈來愈中性。

中式料理中也有許多與世界接軌後產生變化的例子。以湘菜為例,廚神彭長貴所創左宗棠雞、富貴雙方等名菜,在從前的湖南是找不著的,如今已被稱為「新湘菜」。再以改變口味為例,台北湘菜老店天然台一改傳統重油重辣口味,口味變淡的同時卻不失食材本味。

因此,台灣菜摻雜許多元素,最終形成現在常見的各類飲食,實難以一刀切的角度,清楚劃分一種食物的歷史。

筆者並非否定台灣料理的在地性,但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時,飲食口味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而地方的特色與外來文化的融合,仍有機會為飲食文化創造出更為多元的型態,這也並非進步與退步之爭,飲食或許更適用演化論而非進化論。若要定義真正的台灣菜,或許永遠沒有答案,能夠真正使時人接受並喜愛的料理,才是屬於一地的料理。

然而,隨著社會氛圍的變遷,以及商業化的飲食模式,使得料理本身淹沒在許多爭議之中。近年來許多台灣料理店家標榜所謂「古早味」,古早味代表的是舊時的製作方式,傳統簡單的做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這類古樸的味道世代相傳,就成了現在的古早味,也挑起一代人的懷舊情感。

古早味?如今已成為氾濫之詞

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衝擊,導致許多傳統料理的能見度逐漸下降,許多人士為了保護這些傳統滋味,而有了「遺失的美味」或「搶救傳統台灣菜」等呼籲說法。然而如今古早味已經成為氾濫之詞,諸如古早味紅茶、古早味蛋糕、古早味鹹粥等等。彷彿只要將所有食物加上古早味一詞,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符合傳統的美味佳餚。

再加上一些舊時佈景與懷舊意象,就成為古早風情最佳代言人,殊不知這已經成為一種懷舊販賣。年輕一代誤以為古早長輩們的口味如此,而年長一輩則感嘆食物味道不再,這些過度商業化的象徵,一再使得古早味一詞不斷貶值。

除了古早味之外,近來台灣的食物時常躍上國際版面,台灣料理也在歐美等地開展分店,為台灣爭得不少光彩,但也曾有不少食物染上政治色彩,因此變了味。例如《紐約時報》曾報導台北某臭豆腐名店,引發網友討論,到底臭豆腐是屬於中國大陸,還是屬於台灣?甚至網友舉出在明代或清代就已經有臭豆腐的記載,以此驗明正身。

一份平民美食,成為了紛爭的導火線,對臭豆腐本身實在不公平。如今的水餃,也陷入了這樣的氛圍當中,令人感到相當惋惜。

此外,民眾日常生活很常吃的滷肉飯,也曾引起不少爭論。例如米其林指南曾將台灣滷肉飯定義來自大陸山東的食物,這起事件也引發當時台北市長郝龍斌為其正名,以及滷肉飯業者打抱不平。而台灣不少政治人物競選時,也會去吃象徵最接地氣,最庶民,最能與選民親近的滷肉飯,以此作為拉攏選民的手段之一。

筆者以為,與其爭論哪些是台灣菜,或大陸菜,使食物變成分化族群的武器,不如專注於提升食材品質與風味,並思考如何才能讓更廣大的群眾喜愛似乎更加值得。食物本是一種交流的媒介,不同地區的民眾藉由分享食物來了解彼此的差異,是友好的象徵。

政治領域的爭論,實不應過分渲染到每人都賴以為生的飲食領域,過多的炒作與民族主義心理,使本該簡單純樸的在地美食,成為了各地民眾爭執的火藥庫。而政治人物的摻和,使得美食多了一份沈重,這些政治包袱讓食物多了些苦澀之味。

適口者珍,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台灣料理形象,不管是水餃、臭豆腐或滷肉飯,撇除過多的外部因素干擾,回歸食材與烹調本身才是重點。台灣料理包羅萬象,我們如能秉持著尊重與包容的心,了解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將能使食物更加美味,也避免食物因而變調。少點爭執,多點享受,將能維護這個社會兼容並蓄的優點與特質,這才是我們最引以為傲,正港的「台灣味」。

延伸閱讀
抓住消費者的奪心術:政大邱志聖破解企業如何用「免費」賺你的錢
歐盟不願與中經濟脫鉤,就如同打開政治的潘朵拉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