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開出幸福花/鄭華紅

鄭華紅

大南鎮位於廣豐城區以北,境內的新塘古村與鄰縣玉山接壤。從上饒市廣豐城區出發,沿著廣玉公路驅車十多公里,拐過一個彎道,就能看見身披盛裝,煥然一新的大南小鎮。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大南鎮走訪,那時的大南鎮民房破舊,道路坑窪不平,行經的車輛顛簸搖晃,路面積水飛濺,農民擠在路邊擺賣農產品,場面險象環生。大南鎮留給我破舊的印象,一直在腦海揮之不去。之後十多年,我一直客居他鄉,但都有關注大南鎮的發展。2013年,有朋友給我捎過老家的馬家柚,我才知道大南鎮已是廣豐區馬家柚最大的種植基地,大南鎮盛產的馬家柚水多汁甜,味甘香醇,遠銷海外,在國內久享盛名。

2023年2月,大南鎮政府對外宣佈,位於新塘古村的“中華木繡球基地”正式對外開放。消息一出,大南鎮在馬家柚種植基地的基礎上,又多出一個中華木繡球種植基地,廣豐區多出一個旅遊觀光景點,上饒市多出一個網紅打卡地。消息振奮人心,人們口口相傳,遊客蜂擁而至。

我們這次就是為中華木繡球而來,當車子剛靠近小鎮,就被眼前的景象驚歎,大南鎮不再是二十年前那個貧窮落後的小鎮,小鎮內處處高樓林立,民房規劃有序,柏油大道烏黑發亮,交通標識耳目一新,生機盎然的綠化帶,喜氣洋洋的紅燈籠,都在印證大南鎮與過去的決裂。坐落在公路旁的大南菜市場,更是成了大南鎮新座標。大南鎮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華麗轉身,美得像油畫裏的小鎮,美得如世外桃源。

車子從新塘路口拐入,中華木繡球開始三三兩兩地出現,繼續往古石窯深入,成片的中華木繡球越聚越多,漫山遍野,白浪翻滾,讓人驚歎。中華木繡球邂逅兔年的春天,新塘古道上迎來如潮的人海,場面非常壯觀。家住大南鎮菜市場附近的退休教師老陳說,自中華木繡球基地開放後,每天迎接遊客上萬人次,不僅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業,更多的農家特產也受到遊客的青睞。老陳言語亢奮,眼裏閃著光彩,臉上泛著紅光。

我們站在古石窯遺址上,觀看花海的波瀾壯闊,聞中華木繡球的芬芳,那些圓形潔白的花朵,像天上飄落的白雲,一團團一片片在新塘大地上湧動。 如果說木繡球是白雲織就的花海,那夜晚的新塘則像倒映的星河,坡上坡下,白色的光點,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遊客賞花觀景,流連忘返,爭相拍照,一片片白色的花海,又紛紛湧進手機鏡頭,湧進微信朋友圈。大南新塘這個古村落的名字,再次被人們津津樂道。

說起大南鎮新塘村的木繡球基地,不得不提到新塘村村支書陳超,這個面容黝黑清瘦的80後青年,自十年前就心懷創業致富的夢想,在一次區裏組織的外出考察學習中,他被潔白如玉、雍容華貴的中華木繡球所吸引。陳超瞭解到,中華木繡球又叫愛情花,寓意希望、團聚、無私、忠貞、永恆,象徵中國人的勤奮、友愛、團結、善良、美麗,市場上一株中華木繡球樹苗的價格至少是一萬元以上。考察結束後,他果斷引進苗木發動村民種植。

中華木繡球喜松爽微酸土壤,剛開始種植缺少經驗,對扡插技術更是一竅不通,樹苗成活率很低。陳超不氣餒,晚上上網查資料學習,白天帶領村民奔赴田間地頭,親自育苗培植,逐漸掌握中華木繡球的生存習性後,再結合科學方法改善新塘土質,經過十年的精心研究,中華木繡球存活率達到百分之五十。這百分之五十的存活率足夠支撐陳超的自信,他立即流轉土地5000畝,栽種樹苗80萬株。中華木繡球最終趕在2023年的春天,以花海般氣勢在大南鎮新塘村土地上綻放,吸引省內外千萬遊客觀光。

在新塘村花海深處,我們見到個子不高憨厚樸實的陳超,他自信滿滿地向遊客介紹:“目前,基地已和各地花商簽訂下三年後的樹苗供銷合同,以後會把銷售目標擴展到國外市場,讓更多西方人瞭解中華木繡球,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接下來的三年,我們還要擴景點,建民宿,把中華木繡球基地打造成集文旅、學研為一體的中國最大木繡球基地。”陳超雄心壯志的話為中華木繡球注入新鮮的活力,遊客看到一個滿懷理想與抱負的大南鎮有為青年,現場回應陳超的是一片歡呼聲和熱烈的掌聲。

古村開出幸福花,一片片花瓣代表著大南新塘人的勤勞與自信,一個個花球就是一張張新塘古村人幸福的笑臉。大南鎮新塘村在鄉村發展浪潮中帶好頭,促示範,重成果,讓大南農民的好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陳超就像鄉村裏的畫師,他用手裏的畫筆為鄉村增光添色。我們相信,大南鎮新塘村在他描繪下,一定會成為中國最美最有幸福感的鄉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