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來襲 科教館展出逾300件生物化石

記者劉昕翊/綜合報導

最受大小朋友喜歡的恐龍來啦!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於5月18至6月10日,在館內7樓西側展區策劃《化石與生物演化巡迴展–古生物探索:揭秘三葉蟲與頭足類》,展出逾300件生物化石,涵蓋寒武紀至1萬年前新生代,更特別設置「臺灣區」,邀請全民一同認識地球演化的軌跡。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今(17)日公布,《化石與生物演化巡迴展》中所有的古生物化石皆來自高雄市林園高中生物老師楊慶鴻的收藏,其至今總計蒐集400餘種、上千件化石,其中,年代最遠的,有5億3000萬年前寒武紀的節肢、軟體動物;年代最近的是數十萬年前新生代哺乳動物,如鹿角、牛掌骨等,內容精采,而此次楊慶鴻精選以海洋古生物為主題的收藏,最特別的是泥盆紀的瞪眼三葉蟲,可看到由於魚類開始繁衍後,三葉蟲為防禦掠食者而演化出的誇張複眼和棘刺。展期僅至6月10日,且全展期免費參觀,喜歡恐龍、化石的民眾千萬不可錯過。

此外,科教館更加碼引進一系列模擬恐龍棲息地的《侏儸紀世界–恐龍親子教育展》,重現侏儸紀時代的場景,除有霸王龍、劍龍、三角龍的模型,還能看到幾億年前其在地球生長的模樣,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史前生物的動態樣貌,歡迎民眾一起至科教館探索古生物的神秘世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5月18至6月10日,在館內7樓西側展區策劃《化石與生物演化巡迴展–古生物探索:揭秘三葉蟲與頭足類》,展出逾300件生物化石。(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提供)

《侏儸紀世界–恐龍親子教育展》重現侏儸紀時代的場景。(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