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建築藝術之大成!屹立兩千年萬神殿

文/MOOK景點家莫菲
 
萬神廟(義大利語:Pantheon),又被稱為萬神殿、潘提翁神殿,位於義大利羅馬,是古羅馬時期的非常重要的宗教建築,後改建為一座教堂。

建造始於公元前27年的萬神殿。 (圖/MOOK景點家莫菲)

萬神廟最早可追溯於公元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由屋大維的副手所建造,為了紀念屋大維打敗了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但於西元80年被大火燒毀。

萬神殿最大特色就是這超大穹頂,直徑43.3公尺。 (圖/MOOK景點家莫菲)

而熱愛希臘建築的哈德良皇帝,於西元125年下令重建,又在西元609年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將萬神廟獻給了羅馬教皇,後者將萬神廟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至今。

從穹頂開口灑進教堂的陽光。 (圖/MOOK景點家莫菲)

在哈德良重建神廟時,導入希臘的建築工法,外觀只有簡單8根圓柱與山牆,重建的重點都針對神廟內部的裝飾,保留穹頂的開口增加室內採光、使用彩色大理石增添室內的色彩度。

看似簡單的石柱與山牆,很難想像在兩千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建造的。 (圖/MOOK景點家莫菲)

萬神廟整幢建築以混凝土澆灌而成,當時的古羅馬人使用的混凝土來自天然的火山灰,在混入凝灰岩等多種骨料,於建造穹頂時將較重的骨料用於基座,然後選用較輕骨料逐依向上,於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岩。

神說:要有光。 (圖/MOOK景點家莫菲)

萬神廟結構簡單明確,主體成圓形,頂部覆蓋直徑43.3米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頂部有一直徑8.9米的開口,用於採光。此開口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光線於頂部灑下,隨著太陽的位置改變光線的角度,賦予一種莊嚴神聖的氛圍。

萬神廟外廣場上的噴泉柱。 (圖/MOOK景點家莫菲)

萬神廟於文藝復興以來就是偉人們的公墓,這裡面葬著義大利的第一位國王,還有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與阿尼巴雷卡拉齊等。而如今的萬神廟是個教堂,定期舉辦彌撒與婚禮慶典。

非常壯觀、令人震撼的穹頂。 (圖/維基百科)

於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漸縮小,但數量相同,因此更襯托頂的巨大,而大理石的地面也使用了格子的圖案,並在中央稍稍凸起,當人站於廟中間向四周看時,格子會變形,給人造成大空間的錯覺。

萬神廟的外觀結構圖。 (圖/維基百科)

萬神廟是古羅馬時期建築工藝的結晶,對於西方的建築史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於文藝復興時期無數的建築師們曾到此朝聖、取經,類似這種圓廳加柱廊的設計,被廣泛應用於現今的市政廳、大學、圖書館等公共建築上。
 
【Info】
萬神廟
地址:Piazza della Rotonda, 00186 Roma RM, 意大利
時間:周一至周六09:00至18:00,週日08:30至07:30


橫亘翡冷翠七百年!阿諾河上的老橋


https://www.mook.com.tw/article.php?op=articleinfo&articleid=1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