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虯角

黃榮興

作者介紹:黃榮興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亦為臉書「中華古玩論壇」管理員,平日熱心協助社員解答古玩相關疑問,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虯」是神話動物,是龍的一種或稱為龍子。古籍對「虯」的記載不一致,有的說「虯、無角龍」或「兩角者虯」,有角、無角沒定論。直到康熙字典「虯」字的解釋引用「說文」大徐本的「龍子有角者」,之後大都採用這個見解。(異體字「虬」)

在清宮器物檔案裡可以找到「鰍角」、「秋角」這兩個名詞,同「虯角」都是形容同一種材質器物,只是讀音轉成文字的差異。「虯」是神話動物,又怎麼會有實物的「虯角」?

圖一海象(網路圖片)
圖一海象(網路圖片)

事實上「虯角」是海洋哺乳類動物「海象」的上顎犬牙(圖一、二)!當然沒有人認為海象是虯龍,只是把「海象牙」說成是「虯角」,「虯」是龍子,那麼「虯角」就是「龍角」囉!增加了神秘感,如此命名似乎也是商業行為的運作方式。

圖二海象牙截面(網路圖片)
圖二海象牙截面(網路圖片)

海象主要生活在北冰洋海域,體型巨大,一些雄性海象體重甚至可達2000公斤,長度近四公尺。中國海域並沒有海象,目前無法確知海象牙何時引進中國,遼東志(明嘉靖十六年重修刻本)卷九「北山野人,乞列迷之別種,養鹿乘以出入,水產海驢、海豹、海豬、海牛、海狗皮、殳角、魴鬚,以為異物,昔入貢,今不通焉」,文中所述「殳角」就是海象牙。北山野人即是現今俄羅斯東北自治區的楚科奇人。

明洪武四年設置遼都衛,八年改為遼東指揮使司,明初軍力強盛,遼東地區人民生活相對富裕,歲貢豐富。之後明朝政權在遼東統治區域的不斷縮小,官員剝削、賦役繁重,遼東也衰落了。對照遼東志所述,民初遼東進貢的貢品包含角殳在內等北山野人水產品,但是在嘉靖時期就不再入貢了。

之後再出現海象牙的記載是清雍正二年造辦處檔案提到:怡親王交「雕夔龍鰍角手巾結」一件,雕「宋龍鰍角手巾結」一件,顯然海象牙製成的器物在清初就已被引入宮廷使用。明代稱為殳角,到了清初就已稱為鰍角。

圖三清乾隆鰍角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圖三清乾隆鰍角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兩岸故宮藏品公開資料裡找不到上述兩件手巾結,在台北故宮有一件用黃斤包裹並且繫著黃布條的髮簪(圖三、四),分別書寫「乾隆十三年十月初七日收、鰍角簪一枝嵌小正珠一顆、鰍角簪一枚、秋角簪一支」,不僅有實物還有確實的年代紀錄可做佐證。

圖四清乾隆鰍角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圖四清乾隆鰍角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清末收藏家趙汝珍於1943年撰述發行「古玩指南」,第二十四章「牙器」提及到「象牙之偽者為海馬牙,京市呼為虯角,其價值為三與二之比,但虯角之佳者尚高於劣牙,故偽制並不太多。且牙質細密溫潤,虯角紋粗而糠,極易分別也。 」事實上海象、海馬是兩種不同且差異極大的生物,明萬曆時期印行的「本草綱目」對海馬就有明確描述。顯然直到民國初期對虯角真實來源還不清楚,雖然認知不是虯這種神話動物的角,不知為何將之稱為海馬牙?

成年海象的上顎犬牙,一般長度在50~100公分,大多呈微黃的奶油色,從橫剖面來看,由外而內可分為牙皮、牙肉、牙芯三層。牙肉部分近似象牙,可以雕刻較細緻的物品和紋飾,古玩指南所講的虯角仿象牙就是牙肉部分。而牙芯部份看似腦凍狀,硬度較牙肉部分低,呈半透至不透明之間,質粗不適合細工,牙芯部份和象牙差距明顯,很容易分辨。

圖五清鏤雕象牙火鐮盒(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圖五清鏤雕象牙火鐮盒(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雖然牙芯部分質地較粗無法做細緻加工雕刻,但是容易染色上色。海象牙染色的技術稱為「茜綠」或「嗆綠」、「戧綠」,是從象牙染色技術套用過來的。清宮造辦處檔案都寫為「茜」,因為最早將象牙染色是使用茜草染成紅色,所以就以茜字做為染色的意思,染成綠色就是茜綠,染成紅色就是茜紅。可參考故宮舊藏「鏤雕象牙火鐮盒」,依據圖案須要,將象牙茜紅、茜綠、茜藍做出不同色澤(圖五)。

茜色方法用在海象牙卻有比象牙更令人驚艷的效果!據傳這種技術是清宮造辦處所創,虯角茜色必須將之放在加綠色染料的熱鍋裡長期燉煮達半年以上,如此顏色才會牢固經久不退色。

圖六清秋角別頂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圖六清秋角別頂簪(故宮器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清宮舊藏乾隆時期的虯角不一定都有茜色,清代中晚期翡翠逐漸流行,虯角茜綠能做出翡翠正綠色的質感(圖六),於是虯角茜綠就成為主流,沒染色的反而被稱為白虯角圖(七、八)。

圖七清白虯角扇柄(閆恆蛟收藏)
圖七清白虯角扇柄(閆恆蛟收藏)
圖八清白虯角扇柄側面(閆恆蛟收藏)
圖八清白虯角扇柄側面(閆恆蛟收藏)

清中晚期海象牙進口較多,原料大都來至於西伯利亞,海商從廣東攜入再運送至北京。由於茜綠技術從宮廷流出,北京也成為海象牙工藝品最主要的製作地點。海象牙尺寸及材質的關係,只適合製作小件器物,如翎管、板指、印章、扇柄、珠、環、頭飾花片、簪頭、鼻煙壺、煙嘴、煙碟等物(圖九~十二)。器用範圍有侷限,因此大都是象牙鋪裡兼賣虯角。

圖九清虯角扇(閆恆蛟收藏)
圖九清虯角扇(閆恆蛟收藏)
圖十清虯角扇(閆恆蛟收藏)
圖十清虯角扇(閆恆蛟收藏)

虯角的「角」又可唸為「爵」,虯角又可唸為「求爵」,明清吉祥圖案常用的隱喻方式,虯角也被寫為「秋厥」。因為求爵的吉祥含意,使得虯角也成為廣受歡迎的小配件材料。

圖十一清虯角扳指、三連環一對(閆恆蛟收藏)
圖十一清虯角扳指、三連環一對(閆恆蛟收藏)

1923年「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增訂實用北京指南」,第七編「實用」十四,列舉五家象牙秋角舖。當時政府社會局調查虯角行業,還有提及茜綠的染色方法。直到1941年爆發太平洋戰爭,海上貿易受阻,海象牙來源中斷,也讓這門製作工藝淡出人民視野。

圖十二清虯角珠(閆恆蛟收藏)
圖十二清虯角珠(閆恆蛟收藏)

五零年代中晚期,中國為了振興經濟積極創匯,致力恢復傳統工藝生產,用以開拓外銷市場,北京極力恢復「牙雕、玉雕、雕漆、景泰藍」這四種「宮庭工藝」,在這個基礎下成立「北京工藝美術廠」。牙雕刻的是象牙,海象牙因為質地因素,不適合做精細加工,工藝美術價值較低,所以並不被重視。直到二十一世紀後,中國文物市場起飛,竹木牙角雕藏家大增,虯角才逐漸受到注意。

圖十三清虯角、瑪瑙珠自行組合的手串(閆恆蛟收藏)
圖十三清虯角、瑪瑙珠自行組合的手串(閆恆蛟收藏)

當今市場講法對新製作的稱為海象牙,只有民國初以前製作的才能稱為虯角。將虯角搭配其他材質物件組合成隨身飾品,是現在藏家都喜歡的玩法(圖十三)。隨著虯角成為熱門古玩,新品、仿品也隨之出現,收藏時要注意分辨。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6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