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抓論文抄襲 有用嗎

近日許多政治名人的碩士論文被質疑抄襲,引發爭議。教育部表示將會同國家圖書館開發全國碩博士論文比對系統,並與科技部研議採購主要的國內外期刊論文比對系統,一旦完成,以後學位產出前,都要論文比對,以杜絕抄襲。

當然教育部的想法很好,很多大學其實也都有再要求學生的報告或論文要先做相似度的比對,通常要小於20%,然後看比對報告內容後才能過關。所以市面上比對的軟體已經不少,教育部不用重新開發,只要將國家圖書館的全國碩博士論文系統開放介面給商用軟體存取即可。

論文原創性的比對雖能對「天下文章一大抄」產生嚇阻作用,但抄襲只是「學術倫理」問題的一部分,其他例如論文資料造假、論文找人代寫、重新編排他人論文等等,都不是比對軟體可以發現的,要靠的是老師和學生對於學術倫理的自我要求,尤其是老師的監督和教導更為重要。

然後不要忘了AI,美國 OpenAI公布了利用機器學習的 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軟體,堪稱是「萬用」的文字產生器。使用者輸入一段文字,它就會繼續生出下面的段落和句子,不斷重複下去,就曾經有用AI寫出來的論文被國際會議接受,這種也是比對不出問題的。

雖然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大學為求生存與財源廣設一些在職專班是不爭的事實,在招生大門廣開,畢業也是從寬之下,要論文不出問題很難。前一陣子《天下》雜誌有報導所謂掠奪性的會議和掠奪性的期刊的問題,如果大學隨便讓在職專班的碩博士論文過關,只為了收取高學費,是否可說是掠奪性大學呢?

在大學國際排名的壓力下,大學只好要求教授做更多的論文產出,教授為了升等和評鑑也要拚論文數量,所以不僅學生論文抄襲,有些教授也是文抄公不斷,以後當教授拿自己的論文來申請各種獎助時,是否也要呈上比對軟體的報告?

比對軟體只對顯示出論文和其他文章的相似度,一篇論文可能比對出來是和他人毫無重複,但卻是亂七八糟,毫無價值,所以自律和對學術倫理的極度重視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況且台語俗話說:「嚴官府出厚賊;嚴爸母出阿里不達。」教育部管得愈多,問題可能愈多。(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