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抽獎的政府

農遊券、動滋券、藝FUN券和客庄券的領取&使用方式,一表秒看懂。(圖/中時新聞網)
農遊券、動滋券、藝FUN券和客庄券的領取&使用方式,一表秒看懂。(圖/中時新聞網)

三倍券的話題如今已經完全退燒了!說到底其實也就寥寥3千元而已,舉凡汽車加油2次或者周末去大賣場購物,錢也就瞬間花沒了。只是三倍券確實一度引發了熱議討論,政府各部會為了順勢搶奪人氣,陸續推出了藝Fun券、農遊券、動滋券、客庄旅遊券,乃至於多次的觀光旅遊補貼。其中金額微薄到僅僅250元的農遊券,竟然吸引了500多萬人上網登記抽獎。

三倍券的初衷,作為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刺激內需」的某種現金補貼,儘管在亞洲四小龍之中普發的金額全然最慢且最少,但政策畢竟是為了刺激民生消費。不料,全世界遭逢新一波疫情,正在感染擴散與快速攀升,究竟應該「刺激」或「管制」?對照台灣各地湧現的夏日旅遊人潮且多數人根本不戴口罩,各種刺激反倒給人一種「不知死活」的驚悚感。

人人都喜歡中獎,大獎小獎都可以,說是「抽獎」可以療癒著因為疫情而無聊發悶的社會人心,確實並不為過。但倘若政府經常刻意找機會,只為了能夠頻頻「發券、抽獎」,並且儼然視為某種可以「籠絡人心、創造人氣」的另類施政手法,那就不免徹底本末倒置了。

以三倍券為例,不只還額外花了22億的巨額預算,最終能夠真正刺激經濟的效益和比例,恐怕少得可憐。而最荒謬的是在面對外界最初的各種質疑時,從經濟部長到行政院長更是絕無僅有的再三公開解釋說明,彷彿在闡釋某一個「足以動搖國本的偉大政策」似的!卑微的3000元,還要民眾自己倒貼1000,搞得像政府窮盡心力設計出的史詩級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籠罩下的台灣社會,究竟需要何等的「刺激」?事實上,除了三倍券這個「代表作」之外,對於台灣內部自身因為疫情而萎縮的產業動能與工作機會、對於台灣外部因為中美經貿大戰複雜牽涉的動盪衝擊,整個政府尤其經濟部至今毫無提出任何具有前瞻布局的相關政策。

台灣的經濟現況不需要「盲目刺激」,需要的是「思考配置」。眾所皆知新冠肺炎疫情,將會是一段極其漫長的抗爭,扼殺著所有關於「接觸、聚集」的人類本能現象及至任何資本狀態與人身活動,於此延伸而深深影響著所有產業經濟、市場就業,乃至基層生活消費的生存消長。台灣作為一個「島嶼經濟」的主體,該如何調整自身結構,對此政府至今完全鴉雀無聲。

反而是政府從上到下,更關心於所謂「人氣」,連保守的國營事業也都編列大筆預算在熱搞網路社群行銷,彷彿小編每日貼文所吸引的「按讚」數字,遠比任何嚴肅推動的政策都還重要。關於2021年的政府年度預算,最近據說幾乎所有的政府部會都已經在構思,明年要繼續推出哪幾種、哪幾波、各自不同名目的「券」了。

儘管各種「券」所引發社群大眾熱議的現象都很短暫,最終也只是在「開獎」的那一天就結束了,但這股對於「發券、抽獎」的癡迷,即使直指中央與地方財政舉債的加速惡化,恐怕也還會這麼繼續推下去了!目光短淺、思想蒙昧、自我感覺良好,毫無疑問是民進黨政府面對疫情時代的最真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