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形容詞的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Silhouette of sad and depressed woman sitting on the floor at hom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王如玄 / 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正當520總統就職演說時,一件件不斷發生的職場性騷擾申訴、性私密影像外流的法律諮詢案件,還有處理不完的離婚配偶婦女經濟困,因家暴、受虐等待救援、出收養的婦女及兒童,這些每天發生在日常生活的案件,絕不是一句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華麗辭藻就能解決的!

「幼托」、「長照」、「貧富差距」、「社會安全網」、「社會治安」在520就職演說只是名詞,加上「凡是各位關心的議題,社會需要的改革,政府都會積極以對、全力以赴」,形容詞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具體的動詞了。

社會政策千縷萬端。如果以政府最為自豪的性別平等是亞洲第一來檢視,第一步便是賴總統的「職場性別平等」與「雙就業、雙照顧」政見的落實。2023年性別落差指數的4項次指數:「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與生存」、「政治參與」,其中「經濟參與和機會」是退步的,民間團體在每年的婦女節希望政府針對縮短性別薪資差距部分能有具體政策,並要求一定規模以上企業應公布內部性別薪資概況等,但6年來仍在原地踏步,無視自己官方數據的真相。縮短性別薪資差距有助於女性老年退休金、社會保險給付之經濟保障,這也是縮短貧富差距必須慮及的政策之一。

賴總統或許意識此一議題重要性,提出讓一定規模以上中大型企業定期公布內部勞工薪資性別差距資訊,結構性地改善性別薪資差異。那麼新內閣既已上任,有關縮短性別薪資差距的具體政策,包括制定協助事業單位同值同酬指引、不含性別歧視的工作評估系統、管理性別工資差距指南等,並推行專家入場診斷職場性平作為等,已是不能再迴避的事了。

至於職場與照顧家務性別平等部分,可以從少子化的友善職場育兒制度與高齡化的友善職場照顧制度思考。當女性減少育兒及照顧負擔,就能有更多女性投入職場,提升婦女勞動力參與率,這對女性退休所得保障也會有所助益。過去執政黨總以大撒幣方式做為少子化對策主軸,卻忽略友善職場建構的具體做法,除了賴總統競選政見中已提及的項目應提出具體的修法期程外,經聯合國推動已擴及全球,且在臺北市政府實踐中的聯合國發展計畫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提升職場性別平等的工具的性別平等標章計畫(Gender Equality Seal Program, GES program 2009),亦可推動至全國,期以減少職場性別落差,保障女性的工作平等權。

在高齡化的友善職場照顧制度部分,「照顧不離職」向來為民間團體訴求,希望勞工家庭照顧議題能比照當初性別平等工作法育嬰留職停薪及就業保險法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設計,以因應人口結構變化所致的照顧離職危機,並彰顯勞工全人生活,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檢視賴總統政見的「長照3.0」政策在「對照顧者的照顧」,願意重啟12年前的看護工外展的一對多照顧服務模式,並鼓勵企業針對家庭有照顧需求的員工,落實彈性工作安排。惟面對照顧不離職議題,仍必須透過政策法律的建構,方能實現真正的職場性別平等。

而攸關女性基本生存保障的人身安全議題,也到了不得不予以面對處理的時刻了。近年臺灣N號房等非法論壇成為性暴力影像溫床,黃姓藝人購買持有多部兒少性影像事件引起社會重視,民間團體與朝野立委共提出超過50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正草案版本,已在立法院審議當中。然自性影像中心處理案件數據可見,更大宗的受害者是成人女性。2023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的1,151位被害人中,成人就佔了84.4%(972人);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的901位被害人中,成人亦佔了近8成(720人)。與黃案約同期間爆發的「北投某溫泉旅館偷拍案」,至少有十七位受害人,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杜絕持有、購買非法性影像,成年被害人也該被保護!

現代婦女基金會及防暴聯盟倡議的針對持有、購買、觀覽成人非法、非自願性影像者,應修法明訂處罰或提高罰則,以斬斷非法性影像產業鏈;成立數位性暴力犯罪偵辦專責單位與專責人力,編列充足專責人力編制與預算,完善人才培訓與專責久任,主動巡查及偵辦慣犯、具商業結構、跨國界的惡性犯罪,避免產業鏈的不斷擴大,嚴重影響女性自由的生存空間及人身安全,殊值重視。

演說過後,面對臺灣各項社會難題,該是捲起袖子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