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英文比較高尚,說中文很丟臉?

作者:微微辰/Miss Pilot off Duty

有次飛行前在機上,由於餐勤準備的組員餐不正確,去詢問了我們公司在美國當地聘請的地勤。通常工作的時候,在不確定對方會不會說中文的情況下,我都會先用英文溝通,這是在加拿大生活時養成的習慣。一上來劈頭就用對方聽不懂的語言說話很失禮,尤其,如果用刻板印象來判定,但是對方並不是來自那個背景的時候(比如對著韓國人講日語),有可能帶來紛爭。在英語系國家,以英語溝通似乎也是天經地義,從對方的口音與語法,通常可以容易地判斷對方是說什麼語言,或是單純繼續用英文溝通。

在美國說中文很丟臉嗎?

我用英文詢問了地勤,她落了好幾拍才反應過來,用英文說:「自從疫情開始以來,我們這裡就不上那些了。」她輕蔑的語氣,彷彿在說著:「我們這裡就是這樣,妳這種 FOB (fresh off boat)需要學習我們這裡的做法。」但是她似乎忘記了,不是我們從台灣來就必須配合美國的做法,而是工作上有標準程序需要遵守,她的做法與標準不同,所以我需要詢問原因。

她講英文的口音帶著中文腔,但由於她用英文回覆我,所以我還是繼續使用英文對話;但是她聽不懂我說的話,我重複過後還是聽不懂,我就自然而然地換成中文來解釋。她卻假裝聽不懂,用一種瞧不起人的語氣說「我不說中文」。當下有一點不耐,難道我是因為不會說英文,才說中文的嗎?是因為妳聽不懂英文,我才換成能夠更有效率溝通的語言呀!

不是只說英文就比較高尚,會說中文也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公司在日本有許多日籍的地勤,能夠自始至終用流利的中文跟機組員溝通。當外國人任職於台灣的公司,都在努力說中文的時候,反而是母語中文的人,假裝自己是不會講中文的純外國人。

初來乍到的FOB一族

幾年前 “ FOB ” 這個詞在北美十分流行,是 “ fresh off boat ” 的簡稱,用來代指剛到北美、什麼都不懂的鄉巴佬。FOB 通常語言能力不強,由於剛到北美不久,與周遭環境和同儕格格不入。

2010 年開始,新移民大量湧入大溫哥華地區,常常在報紙上看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亞裔奶奶因為孫子內急,在百貨公司抱著孫子,讓他對著垃圾桶小解;有人在超市門口找不到停車位,將停在車位中的車子撞開,自己停入車位去買菜,並且三不五時都會有人試著開車下樓梯,最後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我的朋友們戲稱開車時要遠離三種駕駛:亞洲人、女人、亞洲女人。這些人通常不是新手駕駛,而是在自己的原生地就會開車,並且將當地的開車習慣帶來加拿大──不禮讓行人、逆向行駛、不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加拿大的安全距離比台灣寬鬆得多,所以我剛回來台灣的時候,老是被別的車插隊)。加拿大的夏天太陽很毒辣,有些駕駛、尤其是怕曬黑的亞洲女性,不喜歡等紅燈的時候曬到太陽,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從白線處開始一輛一輛排好,而是隨心所欲地停在任何有樹蔭的地方等紅燈。

FOB 後來衍生出了形容詞 “ fobby ”,意思是「初來乍到、不清楚本地文化的」。

我剛到加拿大的時候,打不開自己的置物櫃,所以沒能拿課本就在敲鐘時急急忙忙地進了教室。老師在點名的時候問「為什麼沒有課本?」我只能結結巴巴地說,自己打不開置物櫃的鎖。有一個白人男生很親切地問:「妳知道妳的 “ combo ” 嗎?」我覺得很奇怪,combo 不是套餐嗎?為什麼現在問我套餐?什麼套餐?他問了好幾次,最後很挫敗地不再理我。下課之後問了同學才知道,那種密碼組合鎖的密碼不叫做 passcode,叫 combination,簡稱 combo。

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 fobby 的時刻了!很長一段時間,都因為自己是個 FOB 而感到羞愧。青春期大概是一生當中最需要同儕認同的時期,因為和同學的格格不入而產生了自我質疑;又因為自卑,而不敢去交朋友,形成一個孤單的惡性循環。

無法有效使用第二語言流暢地溝通時,通常本人會比任何人都著急,因為明明是有想法的,卻礙於自身能力限制而無法表達,很不甘心。但是對於母語者來說,他們很難想像怎麼會有人需要學習一個語言?因為天生就會,所以不會的人看起來就是個笨蛋。

口音引起的「阿ㄅ大學」之謎

在倫敦讀研究所的時候,有一個印度同學是公費留學生,她十分優秀,碩士學位都還沒拿到,但已經內定讀完博士之後要在印度最大的大學教書,是學校的重點培育人才。她的聰明才智和內涵無庸置疑,上課時她的觀點常常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對於我們討論的課題總有啟發性的推進。

她是受英語教育長大的,聽說讀寫都流利,雖然講話帶著印度口音,但是詞彙量超越了許多在英語系國家土生土長的同學。有一次她在課堂上提到,她在「阿ㄅ大學」做過的研究,包含其他印度同學在內,沒有人知道她在說什麼。我們請她說了 3、4 次那個大學的名字,都還是聽不懂。她最後挫敗地在白板上寫下 “ Harvard ” (哈佛大學),我們恍然大悟。她用一個俾倪的眼神掃過全班,那一刻所有同學都覺得自己蠢得沒救了。

還有另外一個同學是英國跟馬來西亞的混血,爸爸是劍橋的高材生,英國家裡還有世襲的爵位,但是她因為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講話帶著軟糯的東南亞口音。因為我們是同學,能在世界上排得上名的高等院校相遇,沒有人會質疑她們的智商、語言能力跟內涵;但是在外面聚餐的時候,或是假日一起出門的時候,可以感受得到一些人的優越感,或是對於她們的輕視。

她們一開始聽到倫敦本地人說「妳的英文說得真好」、「在哪裡學英文?」的時候,還會解釋為什麼,後來乾脆直接說謝謝,避免需要將印度歷史或是家族遷徙史濃縮成 5 分鐘版本,還要耐心地聽對方質問自己的國籍與認同感。她們的確會說別的語言,也被她們成長地的語言影響了口音,但是難道講話有口音,就不配說自己的「第一語言」,或是「母語」是英語了嗎?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認識的一對南非籍白人夫婦,他們在台灣相遇、相愛、結婚、生子。在台灣出生的孩子雖然上的是中英雙語幼稚園,但是小朋友學習能力很強,透過和同學們的交流,南非話、英文與中文之間,他說得最流利的語言竟然是中文!所以第一次見到這個中文流利的白人小孩,大家都會問他:「你中文怎麼學的?」理論上來說,他的母語應該是南非話,第二語言是英文,但是他最流利的是中文。這種情況,我們又怎麼能擅自藉由他的膚色、國籍,來替他決定他的第一語言應該是什麼呢?

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

在歐美長大的亞裔時常會被問 ” Where are you from? ” 假如我說「溫哥華」,就會被問 “ 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 ” ;而拉丁美洲、歐洲、非洲的後裔,都不會遇到類似狀況。有一個亞裔長相的同學來自俄羅斯的東方,靠近韓國地區;她不是移民,就她所知祖上一直都是俄羅斯人,但是總要被問到說「可能祖先來自中國」或「或許有韓國血統吧?」對方才會善罷甘休。

還有一個朋友來自俄羅斯靠近新疆的地方,是個自認為是亞洲人的白人。她說自己是俄羅斯人,就不曾受到同樣的質疑;她說自己是美國人、加拿大人,甚至做了個實驗假裝是法國人、英國人,都不會有人問第二句(即使她說話是美國口音)。

開始工作之後,有一次遇到一個巴西白人同事,第一次見面才講了兩句話,他就說:「妳的英文不錯,在哪裡學的?」我覺得很氣憤,一個不是英語母語的人士,有什麼資格評價別人的英語能力?我冷冷地說:「我來自加拿大。」話鋒一轉,我用同樣輕蔑的語氣問:「你的英文不錯,在哪裡學的?」

沒有去過巴西,對於那裡的族群生態感到很好奇。從書本中、電視上知道巴西有許多日本移民,還有歐洲後裔、有原住民,還有很多很多我不曉得的人種與故事。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提到了另外一個日裔巴西同事,這位白人同事說:「喔不不不,他不是巴西人,他是日本人。」

那位日裔同事是第三代移民,除了「你好」、「謝謝」之外不懂任何日文,也從來沒有去過日本,連祖上來自日本哪裡都不曉得,但依然被這位白皮膚的巴西人說是「日本人」。諷刺的是,這個白人同事自己只是第二代移民,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父母來自歐洲的什麼地方,在家裡也不完全說葡萄牙語;即便這樣,不影響他認為自己是純種的巴西人,而我們的日裔同事依然是日本人。

語言、血統造成的「自我感覺良好」

或許因為自己來自移民家庭,我始終不明白這種優越感的來源,是語言能力嗎?還是是先來後到的倫理呢?是不是覺得自己見過世面了,所以瞧不起沒開眼的鄉巴佬呢?抑或是血統純正的人,看不上其他族群呢?

來自某個國家或是擁有某種語言能力,就優於或劣於別人?就像文章一開頭說的亞裔美國同事,如果今天我在台灣出生長大,或許會被她「必須說英文」的優越感唬住。我覺得自己跟她是平等的,所以理論起來沒有落下風;但是,即使我在台灣出生長大,又有什麼理由和她不是平等的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不是只說英文就比較高尚,說中文也不是件丟臉事──「假外國人」,你為何會有這樣的優越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你不是非要出國,才能學好英文──擺脫「菜英文」,先破解「四大迷思」
「台灣腔這麼重,還敢講英文?」──誰的英文沒腔調?我以「台灣腔」為榮

作者簡介:

微微辰,喜歡寫字的女飛行員。台北出生、溫哥華長大,京都和首爾交換學生,倫敦大學碩士。嗜閱讀、語言、與文化觀察。希望記錄下每個城市大街小巷中的故事,每個瞬間的美麗、緣分和相遇。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