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名嘴 討厭的政論節目

作者:on.cc東網-李天鐸 (國安評論員)

連法務部長都在告名嘴了!而且話說得更直白:「寧願相信世間有鬼,也不相信瞎掰名嘴!」

東網 資料圖片
東網 資料圖片

這是台灣特有的景觀,法務部長槓上政論節目主持人的新聞,可以佔上媒體報紙的頭版頭條,半個版面,雙方各說各話,網內互嗆互打,因為各擁資源,各有後台,各據一方,儘管兩者同為民進黨綠色政權服務,但是相鬥起來,刀刀見骨!這樣的光景,可以成為世界新聞傳播界的笑話!

名嘴挨告絶非頭一遭,有人一直被告,越告臉皮愈厚,不僅告成精,還當主持人,寫文章,似乎誰只要能夠搶下麥克風,不管好壞搶鏡頭,佔有發聲的「話語權」,誰就可以顛倒是非,説黑變白,大到批評國事,小到霸凌弱勢,揭補教醜聞,翻黑心食品,媒體「無冕王」,以前是個多麼神聖、崇高的尊榮、稱謂和令人羨慕的行業啊?

現在呢?新聞記者已經不值錢了,當主播還差不多,有點本事的,當一陣子記者,搖身一變就成了名嘴,沒有跑過新聞的,才出道5年的記者,都可以、敢掛上「資深媒體人」頭銜,每家電視台,一個接一個的政論節目,各佔立場,一群經常性的名嘴,分別有著熟悉的政論節目,當目標出現時,大家一起轟轟烈烈、輪番上陣,像是非洲草原上,最醜最兇狠的動物「土狼」般,血淋淋、活生生的將獵物圍殺、淩遲、分屍到不留殘骸的原始情境,這就是當下台灣,在全世界電視新聞、節目圈中,最獨一無二的變態媒體特色「台灣電視政論節目」。

所有的有線、無線電視台,公共電視台,除了原民台、客家台以外,只要有新聞播報節目的電視台,哪個頻道不做「談話性政論節目」?每天熱門時段,從晚間八時以後到夜裡十二點,所有電視台不管你向右播?向左扭?轉來轉去全都是政論節目,包括MOD隨選電視台,你想要避開這種:連雞毛蒜皮都能講成活色生香,疲勞轟炸式,由電視台製作的政論節目,除了電影、體育頻道外,唯一的方法?只有「關閉電視」!

政論節目最大的護身符?檔箭牌是每個節目上,穿著西裝筆挺、道貌岸然,排排坐的「名嘴群」,大部份頭㘅是「資深媒體人」,要不就是「教授」、「專家」、「評論員」,加上一到二個俊男美女主持人,背後統籌的是製作人,配上一群專門找資料、聯絡、跑腿、挨罵的年輕助理。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名嘴當「檔箭牌」呢?君不見每個政論節目結束前,一定會有一段跑馬燈告示字幕:「以上節目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這一句話撇清電視台所有法律責任的話術,就是說節目中所有播出的內容,是名嘴講的,他們必須自己承擔所有的「法律責任」。

這也是很少電視台、電視節目不會被告的原因,因為電視台家大業大,你絕對告不起!而電視節目呢?如果你要告我?我可以不發你通告,還可以選擇性封鎖內容,或是先對你起底,然後連續三週對你做深度追蹤報導,讓你嚐嚐得罪媒體的後果。

唯有「名嘴個體戶」,除非你重要的不得了,否則惹上官司,先停通告,再避風頭,不到風平浪靜,別想復出,每家節目都一樣,可以為「收視率」搶破頭,絶對不會沾上「麻煩人」!

台灣電視圈,媒體談話性政論節目,掀風起浪的鼻祖?大概要從「2100全民開講」算起,它的演變,基本上有三個過程型態:

1、政論節目:擇定議題、邀請學者、專家、媒體記者和主持人,共同討論議題,然後開放「叩應」,由主持人控制節奏氣氛,炒熱現場。

2、論政節目:由電視台本身的「政治立場」出發,挑選主持人、製作團隊、選擇議題,然後來賓邀請的比率?通常藍綠比例是4綠1藍,或者是4藍1綠,而且那個被選擇的弱勢代表,絶對不能口條太好,太強勢,這樣的節目才做的好、有看頭,既便是冷門的下午時段,一樣做的出收視率。

3、政論節目綜藝化:政論節目的口水、內容、叩應,口味愈吃愈重,從小辣、中辣到重鹹、麻辣,連現場直播都滿足不了觀眾胃口的時候,製作人開始要求來賓、名嘴,不僅是能説,還要會演、站出場,加道具、手板、做動作、搭佈景、影片到各種輔助器材,只有一個目的「收視率」!

為什麼台灣的電視台,電視節目會演變到今天的困窘境地?為什麼每家節目都搶著做「談話、美食」節目?理由當然是成本低、麻煩少、好賺錢!

一個想要做好的談話性節目,條件是:一個有能力控現場、口條清楚的主持人,主持人夠強時,配合的製作人、助理團隊,都可以資淺些,省費用,只要聽話禁得起挨罵,或是有點姿色都可以。

全場來賓最少兩個,多到六個,鎖定1到2個固定班底(價碼另議),其他比照一般通告費用。

攝影棚固定背景,棚內4到5台攝影機組、導播,加上1到2個製作小組,負責找資料、題材、剪輯、字幕,這就是一個談話性節目的團隊。

這樣一個最簡單、陽春型一個小時節目的製作費用?頂多12萬台幣打死,攤提下來可以省到6萬成本費,再高也超不過20萬元,兩小時節目?成本加1/3,廣告收費論秒計算,少說也剖個10段,最多的費用化在主持人,但是你想想看,談話節目主持人費用,再怎麼高也比不上綜藝節目的「天價主持人」費用,還要千變萬化的佈景,現場樂隊、燈光效果,絞盡腦汁製作單位還得備有炒作新聞的梗。

所以那些花大錢好看的綜藝節目、有深度內容,花錢費時用良心的節目,一個比一個倒的快,關到藝人只能往大陸跑!

這就是台灣最出名、知名的電視談話節目,和夜市的路邊攤一樣,人人喜愛,個個嫌,大家駡,成名唯一的理由是「俗又大碗」,速成、俗成、速配、好賺,這是配合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中,最美麗風景的笑話!

當整個社會都為那藍、綠分明的談話節目,把那些名嘴也按照自己好惡分類時,他們被冠上「台灣亂源、名嘴治國」的封號,淺薄的意識型態,政治立場深深撕裂我們之間敦厚和諧的情誼,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們這些看似光鮮,遊走在各個談話性節目的兄弟姐妹們,他、她們因缘際會走上這條名嘴路,卻沒有人知道,這是條完全沒有保障的不歸路。

每天第一件事是:看新聞、找自己的題材,等待製作單位,一通電話,一個通告,一節時段,沒有勞健保,上完領錢,還必須簽署一張:「放棄所有權利和言論自行負責」的聲明文件。

所以在談話節目中,各位名嘴所講述內容的「智慧財產權」,是被所有電視台,共同要求每個人簽署:一次性買斷所有權利的紙版放棄文件。完全沒有「重播、公播、買賣第三方、廣告分成」,任何從個人智慧財產權所衍生利益的任何權力。

簡單的說法,所有的名嘴只是各電視台「榨汁賺錢」的工具之一吧!

讀完我1/10不到的內容,各位親愛的朋友,以後千萬別再駡那些辛辛苦苦,討口飯吃的名嘴了,我們那麼多大學的傳播學院、新聞系所,對於台灣這種流行已經20年的現象,為什麼沒有人會想說列為課程?當成未來發展的研究項目?當然這個問題研究必須包括我們的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那7個坐領高薪、佔高官位,卻完全不接地氣的學者專家、教授,和一家完全獨佔的,收視率調查公司AC尼爾森,這家每天出份「收視率調查報告」,加上那7個NCC的肥貓大官,才是真正台灣電視台,媒體行業中亂源所在!這真的比笑話還令人搖頭啊!

更多東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