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安和遺址發現「母嬰遺骨」!學者推測因疫情而亡
(記者周德瑄/綜合報導)近日,台中安和遺址挖掘出的一對母嬰遺骨引起網路熱議,並引發學者對氣候變遷影響生活環境的討論。該遺骨屬於距今約5000年的大坌坑文化時期,經推測,母嬰可能因疾病而亡,並由家人合葬。
安和遺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大肚台地東側,考古學家在此挖掘出許多人骨與陪葬品,並確定該地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根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該遺址保存完整,科博館的屈慧麗博士帶領團隊,發現了48具遺骨,包括陶片、鯊魚牙齒等陪葬物,顯示該地當時距海岸相當近,且是個完整的墓葬群。
圖/台中挖到「母嬰人骨」照片瘋傳,學者推測因疫情死亡。(翻攝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YouTube)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名年輕女性抱著嬰兒的遺骨。該女性約20至25歲,身高約160公分,懷中的嬰兒則僅6個月大。骨骼分析顯示,這對母子可能是因疫情而去世。遺址中的其他人骨與陪葬品也顯示,先民的生活環境與現今相比,有極大差異,科學家因此提醒氣候變遷可能對未來生活造成劇烈影響。
屈慧麗博士表示,這次發現的母嬰遺骨,以及陪葬的鯊魚牙齒等物,暗示當時的台中地區距離海岸線非常近,且當時的生態環境與現今已大不相同。她強調,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尤其在面對未來可能的自然災害時,這樣的考古發現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啟示。
針對該遺址的研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已在館內展出相關考古成果,並將持續發掘研究,讓大眾有機會一窺5000年前台灣先民的生活面貌與歷史文化。這次的展覽包括母嬰遺骨、小米稉稻、鯊魚牙玉飾等文物,並將展至明年3月,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