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慈院綠建築 省水節能獲肯定

慈濟醫院的興建採綠建築概念,從中水系統、連鎖磚鋪設,乃至於太陽能板、大量植樹,都是朝著環保邁進。以台中慈院為例,在2013年就獲得內政部頒發綠建築銀級標章,顯示在生態節能方面獲得肯定,一直到今天,仍然為了省水省電持續努力。節電方面,鍋爐燃料將柴油改為天然氣,加上屋頂太陽能發電,整座醫院用電量節省超過4%;至於水資源,開源節流雙管齊下,雨水回收再利用,還有儲能冷卻系統,大量減少冷卻水使用,用水量省下3%。

每位來到醫院的民眾,幾乎都會解決這項民生需求。醫院一天用水量超過500公噸,能省再省,水龍頭加裝感應器只是基本款,再改成霧狀出水。

台中慈院工務室組長 余許富:「以前是手一離開,你如果沒有去把它關掉,它就一直在那邊漏。」

台中慈院曾獲得綠建築銀級標章,想盡辦法開源節能,大約可省水3%,節電4.1%。

台中慈院工務室主任 翁全民:「醫院來講,大部分,我們目前國內(醫院)空調的用電,大概占了50%到55%左右,整個系統來講(空調)會超過一半。」

空調用電量龐大,冷卻水就少不了。

台中慈院工務室組長 余許富:「這個水用量很大,一天差不多要靠近200多噸。」

來到機房,原以為會有主機運轉的巨大聲響,但這裡卻出奇安靜。

記者 李雅萍:「這麼大的一家醫院,每天有好幾千人來看診,為什麼空調主機卻是停機的狀態,因為有儲冰系統在白天融冰節電。」

有如冰庫般的儲冰槽,取代大量冷卻用水,再加上太陽能,一天平均發電1150度,一年將近42萬度,省下117萬電費。

台中慈院工務室主任 翁全民:「利用優惠電價,可以節省節電,另外在夏季補充供應,不會讓負載超載。」

屋頂人字形設計有利於雨水收集,斜面頂牆上的集水溝,把雨水存放在這些水塔裡,供應空調冷卻。

台中慈院工務室組長 余許富:「所以如果有雨水輔助它的話,就會減少用水量,雖然說我們集水的水不多,(集水)78公噸,跟(用水)200噸差起來,是也有一段距離,但是不無小補。」

因應氣候變化,乾旱天數增加,省水節電只能持續,不能停止。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六成錄取國立大學 繁星放榜台南慈中亮眼
回收物.蟲鼠塞滿家 祝融過後志工幫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