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纖博館天然染色意象展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交響與共鳴:台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特展。(記者黃俊昇攝)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交響與共鳴:台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特展。(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十三日舉辦「交響與共鳴:台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特展,以台灣常見的經典色,加上二十四節氣的色彩組合,全國首度將染色與在地文化連結,探討台灣獨特環境下產生的色彩文化,建構台灣天然染色的美學意象。

文化局指出,日常生活中對於顏色的描述,都以大家熟知、可接觸的生活色彩作為範例,進而凝聚成文化脈絡裡的共識,例如稻綠、湖水綠、油菜花黃、茄子紫、芋頭紫、水泥灰、鴿子灰等,不僅以實物讓人聯想色彩的種類與差異,也能推敲出與農業的深厚淵源。策展人陳景林加入立春、驚蟄、清明、穀雨等二十四節氣的色彩關聯及組合配色,建構獨特色彩文化意象。

陳景林表示,展區分成「主題意象」、「色系演繹」、「節氣風情」、「染纈應用」四展區,透過介紹、分類、解析與應用等不同面向,提供台灣染色工藝界更多運用題材,提升染色工藝水平,使色彩使用具有天然、環保的特性,讓人類與環境和平共存、永續發展。

纖維工藝博物館表示,展期到九月十八日止,館內還有「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常設展、「當代提花織物探索」、裝置藝術「光影織間」及戶外纖維植物區「綠野纖蹤」等展出,歡迎免費入館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