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路平燈亮水溝通背後有故事 市府發行專刊報導

2018台中世界花博開幕,12天累積參觀人次突破70萬,市府建設局第21期建設大台中期刊,專題介紹花博園區14大亮點,同時發行市民為本,台中好日子,敘述市府執行路平、燈亮、水溝通工程,背後動人小故事,希望和市民分享這些生活中的小確幸。建設局指出,第21期建設大台中期刊,內容報導台中花博第一與唯一、3大靈魂人物、花園14大亮點等三大主軸,像是台中花博理念,如何成為世界新典範?以及規劃設計園區特色的靈魂人物、策展人理念等。而花博14大亮點則有天上掉下來一顆種子籽仔、聆聽花開的聲音697朵機械花組成的巨型繡球花、新銳導演兼藝術家打造全台最長鐵雕剪紙圍界、如蜜蜂探索花園的花舞館等。台中花博也讓后里、外埔、豐原地區,增加經濟產值,同樣加速縮短城鄉差距的路平、燈亮、水溝通建設,也讓市民有感。建設局將4年500公里路平專案、偏鄉農路點燈、協助山溝清淤,改善衛生的小故事,發行專刊市民為本,台中好日子。專輯中,述說海線第一條示範道路外埔區中山路地方里長的感謝,及市府在大雅區橫山里公墓旁增設路燈的用心,市府更深入深山點燈,最遠到台7甲線近56K、梨山環山部落,讓原鄉居民回家的路更亮。還有太平山區,高齡101歲人瑞申老先生,等了一甲子,終於盼到一盞路燈,這盞設在太平、南投交界,位處台中136線道、10公里處的路燈,是繼梨山環山部落外,距離市區次遠的偏山路燈,老先生特別感謝市府為市民點燈,讓居民有安全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