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晶片門」暗助華為打造7奈米製程,恐成台澎防衛作戰最大破口

文:冼義哲(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面對中國》節目主持人)

台海已飄出陣陣煙硝味,許多國際戰略權威機關與情報機構都陸續指出,中國對台灣的侵略戰爭已經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打」的問題。就在情勢逐漸升溫的此際,多家台灣企業被爆出暗助中國華為公司製造晶片,讓各界跌破眼鏡。

披著「民營企業」外衣、堪稱中國「科技霸權」急先鋒的華為公司,近日高調推出新產品「MATE60 Pro」,因牽涉美中科技戰而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本月初美國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的報導更投下震撼彈,揭露這場美中科技戰中多家台灣科技公司扮演「關鍵第三方」、涉嫌暗助中國繞過禁令打造華為自己的晶片工廠。

眼下因為中國侵略的野心,台海戰爭的風險隨中國動作頻頻急劇升溫,台海週邊幾乎每天都有解放軍的軍機軍艦來越界騷擾,值此敏感時刻,《彭博社》的重磅爆料報導就絕非僅是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的商業問題,而是涉及到台灣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更是我國必須盡速準確評估遭中國科技滲透程度的嚴重危機。

「晶片」從來都不只是台灣與世界各國貿易的關鍵產品,更是軍事上的決勝關鍵所在,畢竟,中國所生產的每一枚晶片,都可能在未來安裝在攻擊台灣的飛彈、強攻台灣灘頭的登陸艦船上……這樁堪稱「晶片門」的國安事件,恐怕造成台澎防衛作戰未來最大的破口。

原來是「這樣」,華為才能這麼逼近他們夢寐以求的「7奈米製程」!

據《彭博社》的記者現場實地調查後報導,目前已知至少有4家台灣的科技公司涉嫌參與協助華為興建生產晶片的基礎設施,《彭博社》記者於今年8月到華為計劃於深圳興建的晶片廠發現多名來自台灣企業(包括「崇越科技」與名為「亞祥工程」的子公司)的員工在場,而在深圳另一個華為相關廠址發現另外一家名為「漢唐」的台灣企業子公司的員工在場。

此外,台灣科技企業「矽科宏晟」的官方網站刊載資訊顯示,矽科宏晟已取得兩家深圳公司的化學供應系統合約,這兩家其一是深圳的「彭新旭技術公司」,另一家是去年12月就已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的積體電路製造公司「鵬芯微」,而彭新旭與鵬芯微都和華為關係緊密。

在被《彭博社》記者查過後,矽科宏晟迅速刪除掉官網上所有相關的資訊,而當《彭博社》刊登報導後輿論海嘯隨之引發,崇越科技立即發表聲明澄清「沒有提供華為任何半導體材料或設備,僅是和華為在環保工程(廢水處理)方面合作」、漢唐公司也跟著出面澄清說「從未與華為簽訂任何工程合約,只有旗下的子公司(江西漢唐)先前有承接深圳廠區有關的內裝改造工程,現在只是在履行先前的合約義務」,更強調「漢唐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的投資、業務等都遵守相關的政策與法令」。

然而,無論這些被點名的公司如何「釋疑」,消息曝光後美台雙方政府都無法坐視不管,先後迅速做出反應,我國經濟部公開表示將立即調查這四家台灣公司與華為的關係究竟為何,以及他們在中國境內的具體行為為何;而美國商務部雖拒絕對華為供應商相關公司發表評論,但對《彭博社》直接發表聲明稱「現在正在調查華為晶片進展相關狀況」。

就筆者觀察,台灣「晶片門」與華為新款手機問世應為一脈相承的系列事件,華為所謂的「7奈米晶片」,根據東京拆機研究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執行長Minatake Mitchell Kashio在拆解華為該款手機後分析的結論,華為這款「麒麟9000S晶片」就是中芯國際14奈米製程的產品,是通過「某種特殊技術」使該晶片的性能提升到逼近7奈米製程的。

而這個所謂的「某種特殊技術」,其實就是中芯自己所說的「N+2技術」,也就是所謂的「多重曝光技術」。東京拆機研究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分析的結論與先前TechInsights公司給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即中芯國際用14奈米製程的DUV製造出接近於7奈米性能的晶片。

護國神山牆角被挖?「台積電叛將」將成自由世界的叛徒?

這套關鍵且敏感的「多重曝光技術」,正是源自台灣的台積電,把這套技術帶到中芯國際的關鍵人物,是「晶片魔術師」、台積電叛將梁孟松。作為台積電的前研發處長,被稱為「台積電的研發六騎士」之一,屬於元老級人物的梁孟松何以背負「叛將」惡名?

正是因為他在2011年跳槽韓國三星擔任研發副總經理,而彼時三星深陷「28奈米跨代轉向20奈米製程」的技術瓶頸,結果在梁孟松助推下三星直接放棄「20奈米」的目標進而直攻「14奈米製程」並大獲成功。三星挖角梁孟松成功的直接結果,是其14奈米製程晶片的量產時間領先台積電半年,而此一領先為三星拿下原本在台積電手中的蘋果A9與高通(Qualcomm)的訂單,這是梁孟松「台積電叛將」名號傳遍江湖的起點。

2017年,梁孟松離開了三星轉身加入中芯國際,並擔任中芯國際的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而且幾乎重演他在三星的所作所為,把中芯國際從28奈米製程直接跳過22奈米跨一代直攻量產14奈米,於是中芯國際得以用三年時間走完其他公司至少要花十年才能夠走完的路,一躍成為繼台積電、聯電、三星等等公司之後,全球第六家能夠量產14奈米晶片的企業之一。

如今,中芯國際能藉由「多重曝光技術」量產7奈米晶片,顯然與梁孟松從台積電帶去的技術脫不開關係,而從他以一人之力左右台、韓、中三國晶片研製產業的消長、擾動三國間一定程度的地緣戰略變化來看,無論對他個人是褒是貶都不可否人其個人實力之強大,影響力亦不容小覷。

誠然,若從個人職涯發展與商業的角度來看,梁孟松幫助中芯國際、前述台灣企業幫助華為等事,嚴格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的核心在於,台灣與中國之間並不存在正常的和平通商關係、自由競爭的關係,中國對武力侵略、吞併台灣當下已是磨刀霍霍,戰機軍艦成天騷擾不止、無時不是伺機要發起進攻,更對國際秩序與民主同盟成員頻頻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涉及協助中芯國際、華為這類解放軍軍工背景濃厚的企業,就不應單純以商業合作的角度來看待,也不應是為正常市場行為,這更是讓梁孟松極有可能淪為自由世界的叛徒。

突破美國圍堵、逐步掏空台灣:中國的「以台制台」戰略

從前述可見,中國明顯在施行「以台制台」的重大戰略性政策。如今面對美國日趨嚴厲的科技禁令圍堵,亟欲戰略突圍的中國將重點優先放置於台灣自身,以所謂「兩岸通商」、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等名目,逐步鯨吞蠶食台灣的人才及技術,並壯大其自身的力量,最終將所有積累化作攻打台灣之用。

中國的「以台制台」戰略可收一舉兩得之效,一方面可從台灣獲得先進的技術輸入,另一方面還可順勢對台灣輸出滲透、分化從而進行「統戰」。縱使如今的台灣在國防裝備等硬體方面遠勝剛遭俄軍入侵時的烏克蘭,在整體防衛戰略上台灣仍有自身的「阿基里斯腱」,最為致命者莫過被中國長時間各種處心積慮、巧立名目的滲透,如今台灣內部已存在不可忽視的一股親敵勢力。

上週剛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的海鯤號潛艦(SS-711)即是一個近在咫尺典型案例,這個國艦國造的里程碑在典禮一結束後,專案召集人、總統府國安委員會諮詢委員黃曙光上將便直言「一位投標未中的承包商將潛艇自製計劃的機密資料直接洩露給中國」,此事件更牽涉到在野黨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召委,嚴重程度無疑是國家安全威脅等級。

同時,我國科技專家許美華還曝光了更加可怕的內幕,指出「中國為獲得被美國禁止的設備,買通了包括台灣廠商在內的一些廠商,將廠商自己手裡的半導體相關設備提前報廢後拆解,隨後便運往中國境內重新組裝,並被中國宣稱是其「突破封鎖、自主研發」的成果。

吾人可從此一模式中看到,所有眼下認為是我們「賺到的錢」都將成為來日向我們自身開火時所擊發的彈藥,用這種方式賺到的錢未來中國都將加倍收回,從中共肆無忌憚割地中國人民韭菜便可見,台灣若是失守將會面臨何等慘況。「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中國慣用的伎倆,前期放點甜頭誘餌,最後再一把全都收割回來,甚至連性命都將奪去,數十年來這張紅色大網所到之處正是因此而幾乎不會有漏網之魚。

是而,筆者必須提醒,認為「只要台灣對中國好、讓其予取予求便能保平安,認為這樣中國就選擇和平、放棄戰爭」實際上是虛妄的。過去幾十年,美國幾乎全方位提攜、資助中國,程度堪稱「輸血」,但當中國爬上「世界第二」的寶座便張牙舞爪的高呼要「接管美國」。

足見哪怕是對遠隔著太平洋世界頭號強國都毫不掩飾要取而代之的野心,吾人實無必要幻想中國會對位於其「身旁」的台灣慈悲為懷、讓台灣自己安享太平,別忘了

習近平現在開口閉口就是要中國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別忘了習近平自己公開說過,「總想過太平日子是不現實的」。

面對現實吧:對中國越好,死得越快!

根據近日路透社獨家報導引述美國官員所言,拜登政府近期就將要更新一項關於「限制向中國出口人工智慧(AI)晶片和晶片製造工具」的相關規定,欲以此警告北京,該項規定約是距今一年前的2022年10月7日所發布,旨在切斷中國獲得先進AI晶片的管道,並且限制中國從美國進口最先進晶片製造工具的能力,藉此阻止美國的技術被用於增強中國的軍事能力。

今次該限制令將進行的更新,則是準備根據荷蘭、日本的新規定,要增加對晶片製造工具使用的限制,並補上AI晶片出口限制中的一些漏洞,足見美國在關鍵問題絲毫不含糊:不能讓中國擁有先進晶片的產品,也不能讓中國擁有可以自己製造這些產品的工具和能力。在此一指導原則下,即使晶片技術不斷更新換代,該禁令的範圍也必將不斷調整、擴大。

是而,筆者也必須提醒我國相關領域的科技公司,但凡稍有不慎都可能踩中美國禁令的地雷,多少年辛苦賺來的錢都有可能因而一夕間全賠出去、被罰的精光。

如今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雙邊科技戰的鴻溝將越來越深、越來越寬,其界線也會越來越清晰,過去曾經存在的那些模糊地帶都將以難以想像的速度迅速消失,而所有捲入其中的公司、企業都不可避免遲早必須「選邊站」。

縱然中國此時為了獲得我們的技術「砸重本」優待討好,未來當形勢發生變化時,台灣企業無疑將立即淪為中國最先打擊、收拾的目標對象,因為台灣企業在中共眼中是其所謂「國家安全最危險的因素」之一;當前中國境內已開始出現對其自身「留學歸國」的中國籍人才開始動手,「不得進入任何的黨政機關任職」的呼聲被大肆渲染,只因為留學者被認為通敵賣國的嫌疑很大,而中國對待自己人尚且如此,何況外來的台灣人與台灣企業?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始終無法苟同「對中國越好、侵略戰爭會來得越慢」這種論調,因為從各國各方無數慘痛的教訓中可見,中共的邏輯是「誰對我越好、誰死的越快,我的鐮刀割起它來越狠」,曾經滿懷期待「回歸祖國」的香港是如此而後倒下、曾經選擇攜手中國一起發展的美國是如此而後遭威脅,國人以及我們的台灣企業是否要重蹈覆轍,這是我們必須捫心自問的問題。

延伸閱讀
【2023金馬影展】北野武《首》:日本戰國大逃殺,「本能寺之變」是大膽假設的「同性戀史」?
【2023金馬獎】賽後分析:本屆最佳影片沒有最強,轉型正義、同志平權、女性身體哪個重要?實是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