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東扶輪社連22年辦台語演講賽 18日全台高手競逐

走進國中小校園,很容易看到學校的樓梯、穿堂走廊或洗手間等公共區域有寫著許多生活台語的教學,像是「誠意食水甜」、「吃米毋知米價」等生活中常聽到的台語俗諺,讓孩子們可以在學校環境中自然而然學習與應用台語。全台更有很多個人與團體長期推動台語運動不遺餘力。推廣台語運動超過二十載,一○九學年更獲得教育部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榮耀的台北城東扶輪社,為持續發揚鄉土文化,落實台語文推展,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母語學習,並能在生活起居上流利運用台語,每年廣受國中小高中學校響應參與的「台北扶輪盃台語演講暨現代詩朗誦比賽」今年已經二十二屆,今年度除了台北城東扶輪社等九個扶輪社共同主辦,更邀請世界河洛文化振興協會、中華維德文化協會協辦。因應疫情,除了實體賽事也有遠端視訊組比賽,更特別增加大專組和社會人士組「台語報新聞」,本周日(十八日)在台北士林高商舉辦的實體賽事,來自國各地學生參賽,彼此觀摩交流,儼然也是來自各地高手論劍的年度台語演講武林大會,讓講台語成為全民運動不是夢。

「第二十二屆台北扶輪盃台語演講、現代詩朗誦暨台語報新聞比賽」由國際扶輪三四八二地區九個扶輪社台北城東、大安、木蘭、遠東、永安、亞東、怡東、旭東網路與中城網路社共同主辦,台北城東扶輪社籌辦,台北市士林高商承辦,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教育局指導。主辦單位台北城東扶輪社社長王戊昌表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再輔以文字就構成可以永續傳承的要件。而語言是由聲音、表情及肢體動作組成,最能生動傳達ㄧ個文化的意涵。王戊昌強調,「今天我們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有必要了解學習祖先在台灣所使用的語言及所傳達的文化意涵,透過深入了解台語的演化過程,我們彷佛能歷歷在目看到先民篳路藍縷的軌跡,因此產生更加愛護這塊生我養我土地的情懷。」

活動籌備主委郭中和提到,台北城東扶輪社二十二年來致力於推廣台語教育,透過辦理演講朗誦比賽,引導參賽者可以有系統學習及了解台語的奧妙及有趣之處,進而啟發研習台語的興趣,將所學台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台語傳承的目的。從今年起增加了大專組及社會人士組的台語報新聞比賽項目,讓台語更貼近生活。一○九年獲頒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的團體獎殊榮,讓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延續更添使命。著眼於教育要從小扎根,台北城東扶輪社在活動推動中特別重視小學生的台語訓練,希望台語學習的種子越早播種越好,小學生賽事充滿童趣的台語表達,成了關注重點,各地腔調像是下港腔和宜蘭腔等,讓聆聽者感受到台語的傳神與優雅。日前(三/三十一)已在擔任會計師的王戊昌社長事務所會議室透過遠端視訊完成遠端視訊賽事,有來自宜蘭、台東、新竹、高雄、澎湖等地的國小一~三年級組和國小四~六年級組參賽。

十八日當天在士林高商的實體賽事,包括台語演講: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國中組、高中職組(上午初賽,下午決賽);台語報新聞:大專組、社會青年組(上午初賽,下午決賽);團體台語現代詩朗誦:國小,每隊五~二十人,(下午直接決賽)今年的台北扶輪盃台語演講、現代詩朗誦暨台語報新聞比賽評審幾乎是長期推廣台語文化一時之選的名師賢達,包含鄭安住、劉千銘、林政華、李玲玲、趙天福、洪澤南、盧廣誠、黃明輝、許志聰、郭獻文、邱永昌、楊麗娟、郭俊傑、呂淑霞等一四位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