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夏夜出遊推薦景點 夜訪指南宮竹柏參道展靜謐氛圍


竹柏參道入口牌坊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夏日炎熱,白日出遊不僅得防曬也怕中暑曬傷,尤其流汗讓人在夏「日」出遊止步,因此不妨把握「夜遊」一「夏」,提供一處「臺北優質的夜遊景點」──「指南宮竹柏參道」,此參道位於臺北大縱走第七段,是木柵地區最富景觀與歷史文化意涵的登山步道,在109年(2020年)由大地處進行改善,不僅將石燈籠修復,改善石階步道階梯、重造竹柏林道,全長近1公里,而且還有光環境營造,展現一種低調而優雅風情,讓夜間漫步在竹柏參道上的民眾,不僅在舒適的夏夜中漫步、健身,還能感受參道的古色古香及日式風情。



具百年歷史的日式石燈籠


全長約1,200階,總長度約1,021公尺的百年參道

「指南宮竹柏參道」在指南路3段33巷的山下石門處,建於日治時期具有百年歷史,竹柏參道終點為指南宮的本殿廣場,全長約1,200階,總長度約1,021公尺,是信眾前往指南宮參拜的日式石階步道。這段步道亦為「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中心,被公認為「臺北大縱走」中最輕鬆、最平易近人的一段。參道上可見造型典雅的日式石燈籠、石柱、石獅及休憩涼亭,兩旁夾峙著百年竹柏、櫻花樹、香楠、大葉楠等天然林木,環境清幽宜人。步道的終點連接著區內宗教聖地指南宮,以及貓空地區的茶產業與山區步道,構成了別具特色的指南風景區。


為營造夜晚旅遊風情,公園處路燈科也將光環境優化,將步道原有傳統泛光型路燈以低色溫的LED光源及低尺度的照明取代,以低調優雅的設計讓燈具白天融入自然環境,夜晚則成為重要的照明設施,優化後的照明相比於原有的路燈更加友善環境。低色溫的暖黃光不僅降低了對生物夜間活動的干擾,也消除了以往入夜後的冷峻氛圍。



沿線涼亭具建築特色,此為終南亭


龍嘷亭在光影打造下,一分具有歷史韻味


接近步道終點的福德祠,在低色溫的暖白光照耀下典雅細緻

指南宮竹柏參道不僅風景秀麗,還具有百年歷史,民眾若乘著傍晚的微風漫步上山或搭乘貓空纜車從指南宮站徒步下山,都可依循著光的指引,享受一場悠閒愉悅的謐徑之旅!而沿線涼亭各具建築特色,相鄰階梯上設有以指南宮意象的葫蘆造型指標,與日式石燈籠交相輝映,美不勝收,燈光系統除具節能時段控制外,還隨四季節氣變換相應的場景氛圍,是都市中難得的靜謐之處。

 

※.相關「光引謐徑-指南宮竹柏參道」的幽靜氛圍影片:

 

以上圖片、影片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