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學社科院USR音樂講座 豐富長者心靈

社區長者與北大同學共同聆賞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圖:台北大學提供)
社區長者與北大同學共同聆賞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圖:台北大學提供)

▲社區長者與北大同學共同聆賞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圖:台北大學提供)

台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結合「通識月」藝文活動,邀請師範大學音樂系陳漢金副教授,來校分享「變幻÷統合=出神入化-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安排「大學劍橋」與「大學京都」等社區的長者十四位,以及清福養老院十位長者上線,與六十五位同學共同聆賞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的創作源起與對於後世的影響,也以音樂講座豐富長者心靈。

陳漢金說明,變奏曲以主題做出許多變化,使得「本尊」具有許多「分身」,使得整首樂曲「在變化中受到統一的規範」,體現了巴洛克時期的神學與哲學思想。陳金漢也提到當時重要的哲學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探討當時的神學觀,是相信有一個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基督教從神到神的造物『聖言』成為世人創作依循的典範、法則。因此「頑固低音」的主題,前八小節與路德教派的聖詠(Choral)《我從天上降臨到塵世》的首句類似。

此變奏曲中也暗藏數學密碼,陳漢金表示,此詠唱調源自三個國家的音樂風格,包含義大利的三重奏鳴曲、法國的薩拉邦德舞曲,有細緻高雅的法式裝飾音;以及德國的嚴謹、豐富的對位手法、和聲、轉調。而《郭德堡變奏曲》詠唱調中的密碼,3/4拍子的兩個數子,三意味完美,是三位一體的象徵;意味著不完美,象徵塵世人間。由於社區長輩中有不少是基督徒,也藉此體驗巴赫在天文、建築等對稱均衡概念,與音樂的結合效果。

參與的同學們認為,從一開始的歷史介紹以及一些背景,包括當時巴赫在音樂界的地位,從起初時不被大眾主流所接受,到後來流傳世人的過程。後面分段介紹了這首郭德堡變奏曲,從剛開始的抒情調到後面的變奏部分,都是十分令人驚艷以及值得玩味,同時也比較了其他變奏曲與這首的區別,尤其是一直出現的頑固低音也是當時音樂的一大特色,成為「卡農」的前身。

另有修課同學表示,這首曲子當初是要給大鍵琴使用的,所以也在課堂上欣賞曲目時,對於大鍵琴的外型以及音色更加了解,其中又以與現在普遍鋼琴相反的配色設計最為印象深刻;最後,透過這首曲子讓大家對巴赫有更多的敬佩,一段簡單的旋律竟然可以變化出這麼多旋律,就像演講題目所說的「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