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休館10日 25日重新開放


臺北市動物園休館10天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在台北遊玩,親子家庭及小學最喜歡旅遊的目的地,提醒民眾,臺北市立動物園正在進行為期10天的修繕工程,預計6月25日(四)重新開放,提醒大家不要撲空,白跑一趟!


而現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有什麼新景象呢?如大家喜愛的國王企鵝,目前正值換羽期,趁著不對外開放的日子,大夥兒全安心地待在隔離舍內休息;臺灣野山羊家族迎來新生寶寶,是個健康又害羞的小男生,保育員為牠取名叫「長檜」,現在已經兩個多月大囉,臺灣野山羊天性較膽小,「長檜」時常躲在戶外活動場左側陰涼的大涵管裡等!



臺北市動物園是一處親子園地(攝影:洪書瑱)


國王企鵝對於外在環境的變化感受度很高(柯春華攝)

臺北市立動物園自民國92年開始推展動物訓練,已有超過30種動物進行訓練,尤其是亞洲象、非洲象、人猿、黑猩猩、馬來貘等大型動物均已進展到可採血、注射等醫療訓練。通常保育員在進行動物訓練時,多以食物作為獎勵,用來引導並鼓勵動物完成正確的動作,但這一招對於國王企鵝卻起不了作用,因為在企鵝的認知裡,危機意識遠大於進食,牠們非常耐得住飢餓,在野外,國王企鵝甚至可以長達3-4周不進食呢!

對於不受美食誘惑的國王企鵝,可以用什麼方式進行訓練呢?根據保育員觀察,國王企鵝對於外在環境的變化感受度很高,不過幸好牠們也很快地就能適應這些改變,像是近期保育員為了紀錄企鵝們晨走的影像,某天特別在腰間別上一個小型攝影機,熟悉保育員衣著的企鵝們馬上就發現了這個小小的不同之處,剛開始牠們會好奇的不斷回頭,想用嘴去啄啄看,不過在走了兩圈之後,竟也就很快地釋然了,牠們能在短時間內接受改變、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成為保育員進行動物訓練的一大助力。

大家也一直很好奇,為什麼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國王企鵝們好像不太愛下水游泳?原來水域對於企鵝來說,是會有天敵出沒的地方,如果沒有下水覓食的必要,能不要下水當然就盡量避免!除此之外,國王企鵝是很重視集體行動的動物,如果剛好有幾隻個性大膽的企鵝帶頭游泳,企鵝大軍們才會一窩蜂地跟著下水。下次經過企鵝館,幸運發現國王企鵝正在游泳時,可要仔細看清楚與珍惜!




母性良好的媽媽「長蘭」,將「長檜」照顧的無微不至(詹德川攝)


臺灣野山羊「長檜」現在已經兩個多月大囉!(詹德川攝)

另外,臺灣動物區的臺灣野山羊族群於去(2019)年重新啟動繁殖計畫,野山羊媽媽「長蘭」順利懷孕,也在今(2020)年3月29日平安產下健康的雄性幼仔,取名為「長檜」。「長檜」活動力旺盛,還會發出宏亮的叫聲,是個頭好壯壯的健康寶寶。母性良好的媽媽「長蘭」,在「長檜」出生後馬上就順利進行哺乳,若有有任何風吹草動,也會馬上讓寶寶來到自己身邊保護著牠,把「長檜」照顧的無微不至。「長檜」在一週大的時候,就已經很會跑跳,還能輕易地爬到陡峭的山壁上,連保育員都追不上。「長檜」也在一個月大時,就已經成功轉換食性,開始跟著媽媽吃樹葉、狼尾草和「胡蘿蔔籤」等食物,目前兩個多月大的「長檜」,頭上已經出現小突起,就像可愛的小惡魔角,大約到牠三個月大時的時候,小小羊角才會長得更明顯!

 

圖片:臺北市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