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施俊明 四大願景,打造北醫成為一流國際醫學中心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92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簡稱北醫附醫)今年邁入第48年個年頭,累積了近半世紀的醫療實力,始終以醫學中心為目標,現任院長施俊明期許,將帶領北醫附醫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學醫學中心」。

 

心臟內科:最像外科的內科

聊起當初從醫的緣由,施俊明打趣地說:「其實是為了省錢。」在家排行第三的他,哥哥、姊姊先後念了醫學院,因為醫學院的書籍都很貴,「念醫科就能省下買書的錢,所以我家的醫學書是哥哥、姐姐留下來的筆記書。」他笑說,可惜等到妹妹進入醫學院時,版本已經改了,就不能沿用了。

 

國高中時熱愛運動,個性外向的施俊明,原本想選擇走外科,猶記得在當實習醫師時,前輩們都認為他是外科的料,不過,因為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而相當猶豫,「外科醫師工時長,當時執刀一台手術可能就要十多個小時。」不過後來得知,現在外科醫師開刀都採用內視鏡手術,如果自己早知道手術會朝這方面精進,那時應該就選擇外科了。

 

心臟內科從過去發展至今,無論在治療工具及藥物上都有長足進步,好比導管介入治療概念的引進,所有心臟手術都朝微創方向走,不僅影響了心臟外科的治療模式,在其他科別的應用上也逐漸廣泛。「心臟內科因為導管介入治療的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最像外科的內科了。」施俊明指出,在進入心臟內科後發現,心臟內科在臨床上不僅需要靈巧雙手,也需要深厚的醫學知識為基礎,感覺上似乎是很自然地走回自己原有的興趣。

 

導管及藥物:心臟內科發展的兩大趨勢

心血管疾病是除了癌症之外的頭號死亡殺手,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球每年約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另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調查,共有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每22分鐘就有1人。在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及多種因素影響下,因三高而導致心臟疾病的比例愈來愈高。

 

 

施俊明點出心臟疾病日益受重視的關鍵:「高齡社會下,與人口老化、退化性的疾病只會有增加的趨勢。」在心臟內科門診中,常見的病人仍以心律不整為多數,其次則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在疾病的複雜度上,包括像是瓣膜性心臟病如年輕型的風濕性心臟病人,已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與老化性有關的如心房顫動,便有大幅增加的趨勢。

 

不過,隨著介入治療及藥物的發展日新月異,臨床可用的武器更多元,也帶給心臟疾病病人更有利的治療效果。

 

施俊明舉例心臟衰竭用藥,如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的應用就有長足的進步。「在過去,這藥物是屬於心衰竭的禁忌症,但過了幾年之後,卻成為標準用藥。用藥觀念的改變,對於治療的效果至少是朝好的方向邁進。」他認為,治療觀念的進步源自於醫藥研究的發展,就像過去醫院病房內有許多心衰竭的病患是無法出院的,但在導管介入治療與藥物發展下,現在因為心衰竭而住院的病患已經愈來愈少了。

 

醫師價值六字箴言:熱情、尊重與謙卑

施俊明在北醫附醫服務超過25年,說是與醫院一起成長也不為過。當時北醫附醫的心導管室剛剛成立,內部主治醫師總共也才14人,他身為心臟內科第4位主治醫師,才30初頭就已經嶄露頭角。

 

25年來,施俊明曾歷任醫務部主任、醫務副院長、醫品副院長、教學副院長、北醫大管理發展中心主任,以及北醫大台北心臟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曾於北醫大管理發展中心主任任內協助北醫體系的資源整合,建構完整的健康產業鏈;之後更持續推動許多特色醫療、整合全人照護、臨床作業資訊化及BI系統建置等。

 

回憶任職醫務秘書時,醫院正值準備醫院評鑑,當時連資料夾都沒有,所有事情都得從頭開始,從採買資料夾、貼條文號等,統統都得自己動手,有時忙到很晚,索性就睡在剛蓋好的第三醫療大樓。

 

他分享自己行醫的核心價值:「當醫師最基本的一件事,是要讓進來的病人能夠健康的出院,而且要活得比進來前更好。」要做到這件事,他歸納為六個字:熱情、尊重與謙卑。

 

他進一步解釋,這六個字也是對自己的期許。身兼臨床、行政與教學,施俊明在忙碌的醫師生涯中,感受到即使再累,也願意全心全意地付出;就像是夜晚當醫院急電他回院時,仍能精神奕奕地應對,而這就是對醫師職業的熱情。「盡自己所能去救治病人,雖然不見得能各個都圓滿,但只要能讓病人越來越好,就是最大的回饋。」

 

此外,身為醫師必須尊重每一個生命所表現出來的徵兆,因為尊重,就能從病人身上表現的徵兆中,找到背後所隱藏的疾病。「要盡最大的力量來面對疾病,」他說在疾病世界中,每個人都是渺小的,必須要努力與病患一起面對它,這不僅是尊重,也是謙卑。

 

以國際一流為目標,4願景再創北醫榮光

去年4月,施俊明扛下院長重任,他誓言將帶領北醫附醫挑戰首次醫學中心評鑑,同時也將積極精進急重難罕的核心醫療能力,並以優質的醫療服務打造讓病人可信賴的醫院,希望能以更卓越的北醫品牌,再創榮光。

 

他指出,北醫從48年前創院至今,在歷任院長的領導下,進步的非常快,能得到如今的地位並不容易,若要追求「讓病人進院後能更健康、也要活得比進院前還要好。」目標,必須朝下列方向邁進:

 

首先,核心的醫療能力必須精進。「核心醫療能力的關鍵,就在於急重難罕的處理能力。」他認為,北醫附醫必須擔任起台北盆地東邊的急重難罕醫療中心,至少要含括腦、心、肺、肝、腎等五大疾病。「至於癌症部分,我們更重視治療工具的精進,所以像是以質子中心投入臨床治療,可提升整體的癌症醫療水準;以及既有的整合照護,讓能存活下來的癌友,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其次,高齡照護要更全面化。過去北醫附醫對於高齡者在失能的照護已經做得不錯,之後要更關注高齡評估長照機構,包括既有的行愛住宿型長照機構等拓點,甚至可整合社區診所一起發展遠距醫療,讓行動不便的高齡長者,也能透過穿戴裝置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同時還要發展在宅醫療,讓不須住院的病人能在返家後同樣受到醫院的照顧。

 

他提及,高齡也強調重症高齡,目前也積極重新縝視高齡治療準則的制定。「目前是從心臟內科及骨科開始,參考國際高齡治療共識,評估並制定更符合高齡長者的用藥、治療策略,訂出新的標準。」

 

第三,更積極發展兒童專科。少子化的衝擊讓各醫院的兒科逐漸消失,施俊明指出,北醫附醫要反其道而行,「北醫附醫是少數擁有完整兒童專科的醫院,如果其他醫院的兒科消失,我們更有責任要守住這一塊;所以更要積極發展兒科,包括小兒加護病房、小兒心臟與小兒神經科等等。」至少要做到成為台北東區兒科的重症後送醫院。

 

第四,持續透過人工智慧發展智慧醫療。在醫療相關人力逐漸缺乏下,運用智慧醫療能讓醫院的行政簡化、服務更順暢;甚至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撰寫文件及判斷病例等,讓醫療服務更具智慧。

 

施俊明說,上述願景都需要人才,因此,上任後也著重人才的培育,將逐步讓院內專業的醫護人員到國際一流的中心培訓學習,「北醫附醫是大學附設醫院,在北醫大的帶領下,更要深耕醫療特色,精進教學培育且深化研發創新,全力爭取通過醫中評鑑,朝向國際一流的醫學中心邁進。」

 

運動與紓壓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身為心臟內科醫師,施俊明是否有獨特的保養方式?他笑著說:「我其實是在耗老本。」從醫之後相當忙碌,根本沒時間運動健身,所幸在國高中時期,自己熱愛運動,是許多球類的高手,因此體質還算好。現在,只要有空,也是會陪著太太四處健走、爬爬小山,或者陪小兒子打打棒球等。

 

「運動還是很重要的。」施俊明強調,自己父親年屆98歲,體力仍好,主要就是每天從自家健走約一公里到圖書館看報紙,幾十年來總是維持這樣的好習慣,才能保有好體力。

 

另外,懂得紓壓也是關鍵。他自嘲自己記憶力不好,所以常常會把壓力源忘掉,「我的壓力大概只能維持一天,一天過後就會重新開機。」他也推薦,若真的遇到壓力時,或許可另外找一件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來轉移焦點,「當專心於自己的興趣時,壓力就會被隔開,等到過一陣子回去面對時,就會抽離而讓自己看得更清楚。」不累積壓力、懂得紓壓,或許正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延伸閱讀: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 顱顏重生神之手,做足準備迎接新挑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蕭勝煌 神經外科的減壓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