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關新系統上線 貨物來不及消化戶外全淋濕

關務署台北關新建置的快遞資訊平台,日前陸續上線,原本是要把貨物資訊導入電腦化管理,取代現行人工管控,但這樣一來,物流業者再也不能進到理貨區幫忙,新系統原本是要加快流程,不過卻導致出貨大塞車,甚至因為貨太多堆到戶外,全被大雨淋濕,業者損失慘重。

電商業者:「整袋,整袋報銷!」一箱一箱的貨品,在地上堆成小山,只是仔細看竟然全都泡水了,電商業者:「哇!你看這個要客人怎麼用?都是水。」從國外訂購iPad,整盒濕透透,因為貨棧人力減少延誤出貨,物品堆在戶外淋雨,電商業者欲哭無淚。

電商業者:「平常都是3天就到了,這個竟然要到10天、12天、13天才到,而且到的情況是這個樣子,這個我們怎麼受的了未來要找誰賠償,客人全部的貨都會跟我們(要求)償,跟我們追償,那我們要跟誰追償?」不只電商淪為重災戶,留學生收到包裹超傻眼,留學生:「你看這箱子怎麼了?」狂問鞋子怎麼那麼濕,而要追根究柢,恐怕是貨棧新作業調整惹的禍。

桃園市報關公會副理事長林高任:「後面損失當然是我們業者要吸收,那還有包括你貨物拖延到,因為只要班機落地24小時內,我們一定要通關完成,現在拖了3天、4天,我們一天賠償的金額,就是高達數十萬、數百萬這樣子。」

今年8月底以及10月24日,關務署台北關分別推出兩個通關資訊平台,強調電腦取代人工管控,但過往物流業者還能幫忙理貨,如今通通禁止,人手不夠,貨來不及消化,導致貨物在外頭淋雨。

台北關快遞機放組長王明仁:「那這一塊的部分,我們當然海關會去要求貨棧,就貨物保管跟儲存方面,善盡他們應盡的義務。」優化作業平台立意良善,只是引發貨物塞車,甚至淋雨報銷,問題怎麼解決,也讓相關單位傷腦筋。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小室圭通過律師考還需「人格審查」 皇室駙馬背景派不上用場
國寶瓷器爆人為摔破「不只一件」 故宮回應:絕無隱匿
與煉油廠為鄰、民控很恐懼 陳其邁到場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