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無主老屋 民代憂成隱藏未爆彈

台北市文昌街1棟60年的2層樓平房,3月19日深夜無預警坍塌,不過事後建管處要通知屋主拆除時,發現屋主早已去世且繼承人難尋,議員質疑,無主老屋沒有列管,更沒有通報機制可言,有如隱藏性的未爆彈。(丁上程攝)
台北市文昌街1棟60年的2層樓平房,3月19日深夜無預警坍塌,不過事後建管處要通知屋主拆除時,發現屋主早已去世且繼承人難尋,議員質疑,無主老屋沒有列管,更沒有通報機制可言,有如隱藏性的未爆彈。(丁上程攝)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1棟屋齡超過60年的2層樓平房,上月19日深夜無預警坍塌,雖然沒有造成傷亡,不過平房的所有權人早已往生,事發當下無法聯絡上屋主,目前還在找土地所有權人出來善後。議員也質疑,這類無主老屋市府不僅沒有列管,更沒有通報機制,何時會坍塌根本無法預期,有如隱藏性的未爆彈。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楊植斗表示,房屋遭遇地震或其他危害後,是否有結構性的毀損或危險,都是須由屋主主動提出檢測需求,再由建管處前往勘查,但以文昌街為例,當地老屋相當多,且歷史悠久、產權複雜。

他指出,若因屋主去世、無人繼承或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成為無主屋,建管處也無法自行前往檢測,等於是無法預先得知房屋狀況;當房屋長久無人居住,除了內部屋況無人可知外,地震過後對結構造成的影響,也不是從外觀就能看得出來。

楊植斗建議北市府,以「未繳水電費時長」為基礎,若超過3年甚至是5年的地點,應定時派員勘查。建管處表示,市長蔣萬安就曾提出類似概念,允諾未來會研議辦理。

國民黨議員鍾沛君也說,這類無主老屋非個案,在台北市內數量不少,但北市府針對這類老舊建物無通盤規畫管理;依危險建物通報處理機制,須經第三方公正單位確定危害,才會限期所有權人自行拆除。

她說,如果找不到所有權人,荒廢許久或產權複雜的建物,會被注意到時通常是建物已自行坍塌,市府不能因未造成傷亡,就放任成為城市未爆彈。

鍾沛君說,老屋所有權人若善盡維護責任就不會變危樓,但若無主,就不會有人通報,由公權力介入拆除,所以北市至今通報、拆除數量為零;針對無主或失聯老屋,是否可分階段提出篩選方案,讓公權力提前介入。

建管處表示,對朽壞或有公安疑慮的建築物,特別是無人居住且缺乏管理,會與里長緊密合作,隨時處理緊急事件,建管處有24小時待命機制,可隨時派員處理,也透過1999緊急通報系統、市府防災應變中心的通報,及時獲取相關資訊並立即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