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車窗最佳擊破點 公運處擬訂標準

大客車強化玻璃安全窗最佳擊破點是4個角,但許多車窗卻標示在離角落較遠的位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客車強化玻璃安全窗最佳擊破點是4個角,但許多車窗卻標示在離角落較遠的位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客車發生意外時,乘客平均僅有60秒時間撤離,除自安全門脫逃外,擊破車窗也是重要逃生管道。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表示,強化玻璃安全窗的最佳擊破點是4個角,但最佳擊破點標示貼紙,大部分都貼在距離角落較遠的位置,實測更發現擊破秒數相差大,在緊急時刻攸關人命。北市公運處回應,將邀集業者討論並統一標示。

鍾沛君接獲民眾陳情,在大客車逃生黃金60秒內,安全門、車頂逃生門、破窗器和滅火器等設施都是重要的保命工具,而民眾大多認知強化玻璃安全窗的最佳擊破點是4個角,但最佳擊破點貼紙大部分卻都貼在距離角落較遠的位置,實測發現,遠離角落的位置怎麼敲都敲不破,最接近角落的位置則是敲3下就破碎。

她指出,就算距離只有一點偏差,但真正擊破秒數卻相差非常多,加上隨車配備的擊破器比較小支,如果位置不夠精準就會耗費許多時間,乍看下只是小問題,但在緊要關頭就會變成大問題。

鍾沛君要求,為避免最佳擊破點位置不精確影響民眾逃生,在車窗應貼上箭頭貼紙指出正確位置,或重新設計貼紙標示,讓乘客一看就知道正確擊破位置。

公運處長常華珍回應,車輛若有配備活動安全窗,一推就可以逃生,不必用車內擊破器,此外,公運處每年都會針對大巴、中巴、電車或柴車等,檢查車窗必須要標示出擊破點,定檢數量超過3000輛。

常華珍指出,最佳擊破點確實必須要有一致性標示,將邀集公車業者討論如何布設並統一,後續檢查時就可以依標準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