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前副發言人涉性騷 監察院糾正青年署「未積極調查」

台南市前副發言人易俊宏2022年遭爆料擔任講師時,涉犯多起性騷擾未成年案,雖然一審因罪證不足無罪,監察院今公布調查報告,直指易男行為形同性騷慣犯,同時糾正青年署。(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市前副發言人易俊宏2022年遭爆料擔任講師時,涉犯多起性騷擾未成年案,雖然一審因罪證不足無罪,監察院今公布調查報告,直指易男行為形同性騷慣犯,同時糾正青年署。(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市前副發言人易俊宏2022年遭爆,長期擔任教育部青年署及地方政府兒少培力活動講師時,涉犯多起性騷擾未成年案,雖然一審因罪證不足無罪,監察院今仍糾正青年署,認為青年署於接獲檢舉時,未立即啟動調查阻斷傷害,輕忽場所管理人防治責任,另促請衛福部及教育部就性騷擾行為人處境、非教育人員未納入不適任人員通報系統,及同志青少年性騷擾防治等議題。

監察院指出,易俊宏2018年起,長期藉由擔任政府或學校之兒少培力活動或營隊講師機會,涉犯性騷擾男性青少年學員,2021年遭人向青年署舉發,當時青年署人員未依性騷擾防治法啟動調查,仍持續讓易男參與培訓活動,直至2022年民間團體公開揭發易男涉案後,才啟動專案調查,清查發現直接性騷擾者至少7人,部分人為兒少。

監委葉大華、紀惠容調查發現,青年署人員長達一年期間未積極處理,顯欠缺性平法紀觀念,對行政程序認知有誤,導致未能立即阻斷後續產生潛在受害人的可能性,經教育部專案清查後議處署長等5名違失人員,但教育部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主管機關,該案嚴重傷害政府機關形象及信譽,核有違失。

監委表示,易男雖被台南市府認定性騷擾成立,並核予易員申誡2次及裁罰3萬元,教育部也已專案調查認定易員性騷擾多人成立,但因非教育人員無從各類不適任人員通報查詢系統或資料庫被勾稽與掌握,呼籲衛福部會同教育部妥予研議,考量參酌澳洲兒童工作證制度,建置兒少及青年安全參與環境。

另外,本案調查過程中,衛福部接獲立委記者會通知後,藉由保護業務主管通訊群組,傳資給各地政府查復是否有保護案件通報,導致受害人資訊疑被洩漏致遭行為人騷擾,如何保護個案資訊,有待衛福部檢討策進,且台南市府身為易員的僱用機關,未積極禁止易員聯繫受害人,也應檢討改進。

監委強調,易員於相關調查中,曾自承被投訴性騷擾許久,但都不以為意,明顯欠缺對性騷擾的認知,形同性騷擾慣犯,且未實際向受害人道歉,甚至藉臉書發文再次權勢施壓及傷害受害人,也未針對監院詢問答復,均難認有悔悟之心,因性騷擾相關法令僅注重處罰,無益於當事人改過,衛福部應全盤檢討現行規範闕漏。

監委指出,該案多數被害人歷經多年才願意說出口或提出申訴,卻可能因罹於時效,無法依兒少權法裁處或留下裁罰紀錄,形成兒少保護漏洞,呼籲衛福部就法規面通盤檢討研議;另兒少保護通報性騷擾案件,男性受害人數占整體通報人數近2成,通報人數逐年增加,但校園性平只強調異性,因此遭受權勢性騷時也難以察覺,有待教育部及衛福部督同各地方政府積極研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