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建城「400年」,賴清德如何「去中」!?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兼具有商貿、傳教、軍事、議約、審判功能,且由荷蘭政府特許賦予殖民治理權的「東印度公司」(荷語:Verenigde Oost-Indische-Compagnie,簡稱VOC),自1624年起,於台灣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建置了經/政/軍/教據點 - 熱蘭遮城。由於明年適逢2024,台南市政府乃成立了「專案辦公室」,以統籌「台南建城400年」的相關慶祝活動。

400年前的「東印度公司」,總計在台殖民了38年(另有西班牙於1626~1642年期間,佔據著北台灣)。若問面對不同原住民部落的「東印度公司」,究竟在38年間為台灣留下了什麼?倒不如先思索:當年的「東印度公司」,究竟是採以什麼語言,在與不同的台灣原住民部落溝通?

那時,側重於商貿交易的「東印度公司」認為:他們眼裡的各部落台灣原住民「野蠻、兇惡、懶惰,雖無組織但利慾薰心,我們並不打算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利益,只希望他們不要與我們為敵」。基於這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心境,以及在台灣各部落原住民語言互為不同、又無文字的先天限制下,「透過漢人的中介,原住民不僅(習於)聽聞閩南語,也明白了漢字所具有的溝通功能,…閩南語乃因此成為荷蘭殖台期間的重要語言,在各地發揮著力度不等的通用語功能」。

由此可知,「漢字、漢語(閩南語)」是在台荷蘭人與各原住民部落間的溝通橋樑,「漢語普遍用在各官辦聲明會或地方集會上,而官方文告也常以中文字書寫而成」。對此史料載記的事實,無論是400年亦或4,000年,都無以抹滅或改變之。如若不然,則「Kasteel Zeelandia」何以會被譯為「熱蘭遮城」?「Tayouan」又怎會被敘寫為「大員」?

本(4)月11日以來,台北市立敦化國小合唱團因曾獲邀錄製,由金曲獎得主方文山作詞的《我們同唱一首歌》MV,而慘遭「腦綠」份子與綠媒、側翼、網軍,鋪天蓋地的集體霸凌為「統戰工具」。而在該MV裡的唯一台灣地景畫面,顯現的卻是「台南」的宅第影像。

另2020年2月5日,台南市政府以《迎接台南建城400年,黃偉哲視察大員市鎮調查研究成果》為題,廣發新聞稿宣傳表示:「石門國小和西門國小位於1640年代大員市鎮海陸交界處,現今劍獅埕園區亦坐落於過去大員市鎮的街廓中。另外,目前發掘出來的成果,位於石門國小北側探溝,發現一處『清代磚造』的結構」。

更不可思議的是:就在「腦綠」份子與綠媒、側翼、網軍集體霸凌敦化國小合唱團的同時,200餘名台南市的「漢服」愛好者,卻於本月15日(六)在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進行了「古都『漢服』遊行」,並在16日又接續舉辦「漢服走秀」活動。參與遊行的台南市民除了分別扮裝為鄭成功、鎧甲士兵、公主與俠客等「漢文化」角色外,現場還設置了「漢服」租借攤位、古裝首飾化粧攤位,並在南管樂音的陪襯下,該些台南市民們一起穿起了唐、宋、明朝的服飾快樂遊街。如此地「漢來漢去」,台南又是「統一」集團的大本營,「務實的台獨金孫」賴清德如何「去中」!?

夏學理臺師大教授/前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