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後壁小南海埤池變荒地 志工搶救翻肚魚兒

小南海風景區水位下降,連日來都有志工前往捕撈,搶救奄奄一息的魚隻。(張毓翎攝)
小南海風景區水位下降,連日來都有志工前往捕撈,搶救奄奄一息的魚隻。(張毓翎攝)

南部久旱不雨,台南後壁區知名的小南海風景區自去年底灌溉結束後,上游無回歸水流入,埤池水位降低,甚至慢慢長出青草,讓原本以湖水風光聞名的小南海成了荒地,魚群也因水質優養化陸續翻肚死亡,連日來許多志工趕往捕撈,搶救奄奄一息的魚兒。

小南海風景區位於後壁與白河交界處,由於湖畔普陀禪寺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因此該處以「小南海」為名,四周建置的環湖步道成為民眾休憩、散步的好去處。

南部去年底進入枯水期後,降雨次數少得可憐,不少重點水庫水情告急,其中台灣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蓄水量直直落,目前蓄水率僅28%,導致今年嘉南一期稻作被迫休耕。

小南海風景區更因缺水,吊橋兩側水域乾涸,露出大面積綠草地,其餘水域因水質優養化,埤內魚群陸續翻肚死亡。

鑑於今年春雨可能偏少,加上本周末將有一波冷氣團南下,昨日雖是補班日,但一早就有大批志工前往搶救倖存的魚隻,送到上游的將軍埤,還有志工負責就地掩埋已死亡的魚隻。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表示,小南海水域由將軍埤及上茄苳埤構成,作為水利系統防洪供灌使用,水源只能仰賴上游回歸水及降雨挹注;去年上茄苳埤水閘門故障,同年11月初二期稻作供灌告一段落後,為維修水閘門放掉一些水,但當月即修復完成,現在埤池快乾涸的主因仍是久未降雨所致。

後壁區長黃炳元說,小南海風景區的水域由農水署管轄,後壁區公所負責周遭硬體設施,前幾年台灣遇到百年大旱時,小南海同樣遇到無水窘境,由於許多遊客來小南海,就是為欣賞波光粼粼的湖面,如果埤池缺水,不免讓小南海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