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百年傳統 紅腳笭傳承文化

在台南學甲一帶,有著傳承百餘年的紅腳笭的民俗活動,這個比賽是讓體型壯碩的紅腳鴿子,背著鴿笭,飛回自己的村落,每一關的鴿苓大小還不一樣,村莊互相PK,輸的一方要辦流水席請客,熱鬧又有農業社會的傳統情感,透過鏡頭讓我們看看什麼是紅腳笭。

這叫做紅腳笭也有人叫他鴿笭用來綁在鴿子身上比賽的東西,這師傅叫作達仔,本名叫做謝榮哲1959年出生,是目前台灣極少數還在做紅腳笭的師傅,因為沒幾人在做讓,他很苦惱,他也曾經想要把做紅腳笭的技術傳承下去,但現實總是讓人無奈。

因為很多人認為做這沒前途就放棄,所以達仔師傅每天都要趕做紅腳笭,只為了對保留傳統的堅持,一天做一兩個一年做個兩三百個,剛好可以提供嘉南地區還在玩鴿笭的庄頭,鴿子背上背的紅色的鴿笭往前飛,飛回自己的鴿屋,這活動就是掛紅腳笭的民俗活動。

這麼忙也要掛紅腳笭,可見這些人玩得多麼熱衷,里長說的菜鳥不是我們罵人的菜鳥而是這種鴿子台語的俗稱這和賽鴿的鴿子不同。

而這女人的補品,什麼時候變成現在這種負重的放紅腳笭的民俗活動,歷史已經不可考,而且這放紅腳笭的活動,只有嘉南平原靠海一帶的庄頭有這活動。

紅腳笭比賽的方法因為時代的變遷,各庄頭有各庄頭不同的規則,唯一不變的是,需要兩個鄰近村落互相比賽,農曆二月底的這天,學甲頂洲地區,來了一群住在隔壁庄的紅茄萣人在這裡掛紅腳笭。三當紅腳笭愈來愈大鴿子就背的愈來愈吃力,直到有一庄頭參賽的紅腳鴿子沒辦法把所有的笭背回自己的庄頭,那這年的比賽就結束,這個比賽沒有金錢輸贏,只有輸的庄頭邀請贏的庄頭來吃辦桌,輸贏都是為了傳承農業社會的情感交流,可是這樣的比賽,未來有可能消失除了農村人口外移,玩紅腳笭的人口沒增加之外,做紅腳笭的師傅也快凋零。

放紅腳笭在台南嘉義一帶,是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共同的回憶,但是保有這種民俗的庄頭是愈來愈少,已經傳承百餘年的放紅腳笭活動,還能飛多久,比賽歡樂聲中有著鴿笭老師父,無法抹去的淡淡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