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逾千空品感測器 年揪30件空汙案

台南進入秋冬屢遭詬病空品不佳,為掌握空氣品質並及時揪出空汙,台南市政府環保局從2018年起陸續在全市37區建置1400顆空品感測器,數量僅次於台中,主要分布在21處工業區、行政區,另有50顆分布在交通要道,去年共裁罰30案457萬元。

環保局指出,空品感測器主要裝在電桿上,小小一顆要價約2、3萬元,由於只要一監測到空氣品質有異常,就能立即派員展開稽查追溯汙染源,有效節省稽查人力,上個月就透過空品感測器發現山上、仁德保安、永康3處工廠違反許可證操作,依法裁罰55萬元罰鍰。

堪稱「小兵立大功」的空品感測器,卻也因此成為不少違法工廠眼中釘,環保局空氣及噪音管制科指出,每處裝設空品感測器的電桿都張貼有「公物」貼紙,提醒民眾不要破壞,以免觸法。不過,過去曾發現有遭人破壞情形,另也曾發生有車禍事故撞斷電桿,導致須重新安裝。

環保局指出,空品感測器如能維護得好,符合環境部相關規範,可長期使用,因此,每年約編列1000萬元經費維護,每月也固定派員巡查,確認設備安全、能有效發揮作用。不過,畢竟長期架設在戶外空間,易受氣候環境及元件老化影響,導致數據品質偏差,去年9月才將從初期即已布建的100組汰舊,完成新設備安裝。

環保局強調,減緩空品不良必須多管齊下,統計近年藉由空氣感測器提供更準確空品數據,輔助空汙資料蒐集分析,平均每年都裁罰30案左右,且因裁罰一次從10萬元起跳,通常業者被罰一次就怕,有效遏阻空汙,尤其,每年1至3月、10至12月秋冬空品不良季節裁罰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