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雨不停 胡麻農臉綠了

中國時報【莊曜聰╱台南報導】 時序入秋,又到了冬季胡麻的種植季節,台南地區種植胡麻面積占全台9成,以西港、善化、將軍、佳里、安定等地為大宗,冬季胡麻最適合的栽種期在白露前10天,眼看白露將至,但近來雨勢不斷,農地泥濘,土乾後才能整地種植,農民擔心錯過最適合的節氣,預估產量可能略減。 近年食安議題受到社會大眾重視,在地生產的胡麻成了新寵兒,周邊開發出的加工產品也受到消費者青睞,台南市胡麻種植面積1469公頃,年產量約1497公噸,居全台第一,包括西港、善化在內的幾個主要產區農會都向農民提出契作,收購價不錯,也吸引越來越多農民加入。 秋作胡麻因播種時氣溫較高,發芽天數短、較早開花,生長期約3個月,通常在8、9月播種,11、12月就可採收,但胡麻在播種及採收時最怕雨水,去年823雨災時農田泡水就受過一次影響,沒想到今年又遇同樣問題。 蔡姓農民表示,今年白露在9月8日,栽種的準備包括除草、翻土等都會在之前完成,但近來雨勢不斷,偶有颱風來襲,外圍環流又帶來強降雨,農田土壤乾了又溼,根本沒法下田工作。 按照正常時間種植的胡麻,若未受到天候影響,每分地產量在250到300台斤左右,但今年種植時間延後,產期也跟著順延,結實、採收期若遇到霜害、雨水,恐怕會影響收成,他預估每分地可能減產100台斤左右,農民在栽培管理上得多費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