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化股東會》陳寶郎:總裁王文淵親自領導AI工作 相關應用進行很順利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14日在股東會上表示,膨仍處於高檔,地緣政治衝突也還在繼續,又有碳費問題,前景看不到太多有利因素。(圖片來源/現場股東提供)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14日主持股東大會,他表示「去年狀況非常不好」、「ECFA對我們影響不大」以及「能源轉型逐步邁入排碳有價時代,石化產業發展勢必要調整」定調了台塑化面對當前局勢將作出的反應,他還提到面對AI浪潮,利用數位科技,設定「數位」與「永續」兩大目標,而總裁王文淵親自領導AI工作,相關應用在台塑化進行很順利。

去年狀況「非常不好」,但比前年成長50%

台塑化也舉行董監改選,王文淵、王文潮、王文祥等王永在系統、王永慶二房在董事會席次不變,王永慶三房由王瑞華換成王瑞瑜,獨董名單和上屆一樣,張昌邦、鄭優、李述德,新增一席由前元大人壽總經理、元大金控的財務長林則棻出任。

台塑化去年年營收7125億元,本業獲利154.04億,每股盈餘2.3元,較2022年成長51%,算是反彈,陳寶郎指出,去年呈現先壞後好的情況,全球經濟面臨了很多挑戰,在上半年,俄烏戰爭還看不到盡頭,中國大陸終端需求回升力道也不如預期,而高利率環境也讓歐美的銀行,像是美國加州矽谷銀行、歐洲瑞士信貸銀行陸續爆出財務危機,讓市場擔憂全球經濟衰退,拖累油價及油品價差。

到了下半年,因為OPEC+的國家減產,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減少,還有發生以巴軍事衝突,讓油價沒有繼續下跌,加上進入煉油廠密集檢修期,帶動油品價差上漲,讓公司獲利逐步回升。

中國產能暴增,市場供過於求

對於煉油部門,陳寶郎報告說,2023年的平均日煉量是44.2萬桶,比2022年增加了3.2%,在銷量的部分,因為疫情解封後旅遊復甦,航空燃油需求都有增加,內銷油品的部分成長4.6%,但受到通膨、升息、全球經濟疲弱、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油品跟原油價差大幅縮小,使煉油部門112年的獲利較111年衰退69%。

在石化原料方面,全球石化原料下游市場仍然疲弱,加上中國新增大量石化產品產能,市場處於供過於求,產品行情普遍走跌,但有很多石化廠因為不堪虧損降量操作,使得原料輕油價格下跌,而且跌幅超過產品價格的跌幅,使我們輕裂廠營運成本下降,虧損較2022年減少。

總體而言,2023年的整體經營環境可以說是變化很大,但我們仍憑藉著長年累積的產銷調度經驗,靈活應對這市場變化,並在這當中逆勢成長,112年稅前利益為247億元,比2022年增加了46%。

ECFA影響不大,接下來有碳費問題

公用部門的部分,111年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煤價大幅上漲,但是台電沒有調價,所以產生鉅額虧損,但112年煤價下跌了,讓台塑化獲利有大幅成長。

觀察各國央行的升息循環已接近尾聲,但通膨仍處於高檔,地緣政治衝突也還在繼續,加上又面臨中國大陸中止ECFA,經濟前景還看不到太多有利的因素。

此外,他表示,國內也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開始徵收碳費,在能源轉型逐步邁入排碳有價的時代,石化產業的發展勢必要調整,朝產品升級與轉型計畫前進,在面對AI的浪潮下,利用數位科技,設定「數位」與「永續」兩大目標,帶動整體產業導入低碳、綠色的經營理念,一同為發展永續供應鏈而努力。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賴清德接受《時代》專訪特意點名馬英九 蕭旭岑火速「護馬」發聲明
G7峰會》澤倫斯基、拜登簽署十年安全協議 烏克蘭獲五百億美元貸款
南台灣房市...高雄三民建案火熱 嘉義朴子預售案聞「積」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