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海運 五年計畫達陣

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著眼集團規模推升,並為後續景氣復甦鋪路,台塑海運「五年計畫」達陣,斥資34億美元,擴充船隻規模從52艘至71艘,年載重量達810萬噸,名列國內散裝船前茅。也因應越鋼事業開跑,新階段將伺機增添船隻總規模達80~90艘,預估年載重量將突破千萬噸水準。 台塑集團越南河靜鋼鐵投資,除籌設大煉鋼廠外,還包括興建港口碼頭及電廠,預計建廠工程,將依市場需求,期望在2020年前陸續完成;屆時,整個大煉鋼廠,可擁有6座高爐,粗鋼產能為2,250萬噸。 尤其,台塑越鋼廠的港口部分將擁有32席碼頭,貨物吞吐量為8,500萬噸,也替未來新階段的石化事業預先準備部署,儲備搶攻東協市場的石化、鋼鐵事業的長期佈局優勢。 因應鋼鐵事業開跑,台塑集團繼成功切入上游鐵礦沙探勘投資,也斥資億美元採購2艘、載重量各20.9萬噸散裝船,今、明年依序交船,擴充集團運輸實力。 目前台塑集團旗下船隊總數達69艘,包括39艘油輪(含原油、化學品及成品油輪)、22艘散裝船、7艘貨櫃船及抽砂船1艘,合計年載重量768萬噸。加計採購2艘新船,明年集團船隻年載重量將突破800萬噸,達810萬噸。 據了解,台塑越鋼未來運輸合作仍將延續台塑集團向來堅持的企業營運原則,採發包攬船模式,台塑海運也將與同業一併公平爭取業務合作。 由於未來台塑越鋼廠的業務運輸業務規模龐大,加上運輸船隻也將因原料不同需各有不同調度,台塑海運除將持續提升運作績效外,集團旗下船隊擴增腳步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