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畢典 首位校學士證書入校史館

台灣大學25日舉辦112學年度畢業典禮,今年學士班、碩士班和博士班畢業生分別為5313人、5182人、525人,總計1萬1020人;焦點之一是台大首位「校學士」賴奕達畢業,其畢業證書也將被台大校史館典藏。

台大表示,「校學士」新制實施2年以來,已有來自各學院50位同學就讀,包括人機互動、國際經貿暨工商心理學等新興自訂領域,充分展現學生自主與跨域創新的學習實踐力。

賴奕達原本就讀台大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後來發現對交通感興趣,透過校學士制度,申請跨域學習土木系及社會科學領域課程,5年來修習超過170個學分,獲得台大校學士學位。

賴奕達說,他對交通相當有興趣,明確知道自己想將地理GIS技術運用在交通專業上,因此必須多修運輸規畫、鐵路相關課程。他已錄取台大地理系碩士班,希望未來可執行鐵路立體化研究。

台大今年畢業典禮邀請的演說貴賓,是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本庶佑,他因開創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在2018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今年4月獲頒台大名譽醫學博士學位。他透過預錄影片勉勵台大學子「好奇心是一切的根本,不要將一切事物視為理所當然,保持好奇心就能觸發思考及研究,促使自己不斷前進。」

台大校長陳文章則在致詞提到,身處資訊傳遞快速的時代,雖帶來生活和學習便利性,但網路社群缺乏節制的評論及聲量高低變動,常帶來焦慮不安,培養挫折忍耐力是現代學生的重要課題,認為過去強調IQ、後來強調EQ,都不足以應對未來挑戰,「韌性商數」更重要,即面對挫折、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終有所成的能力,絕對是大學教育必須注入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