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競選看板比較:日本傳達候選人「想創造的國家樣貌」,與台灣刷存在感的「華國美學」成鮮明對比

文:買菜車(想再去日本玩的臺大大學生)

在選舉結束這麼久之後,翻到去(2023)年到日本的照片。當時正值日本選舉,漫步在東京時,看到許多競選廣告與旗幟,發現台日兩地在相關設計上有著顯著差異,原本只想做點紀錄,結果越照越多,更冒出了一些想法。我想基於這次旅途照片,來聊聊台日在競選廣告上的不同,也許,我們可以從討論中看到選民著眼點的不同。

第一個我想談的是構成要素,回想台灣的競選廣告上面會擺什麼?一張大臉和各種姿勢、候選人姓名、選舉區域、黨籍,這在日本的選舉廣告上也都有,但台灣能以此延伸出各種花樣,像學歷、口號(你加台北就是無限、新竹找安、新北大翻新)、賀詞(OO祝您新年快樂),甚至是裙帶關係(OO的兒子等)都會被寫在上面。

相較之下,日本更多講的是政策、以及他們盛行的街頭演講——「演說會」。

日本有非常嚴格的選舉規範,禁止廣發文宣、不准掃街宣傳,使得其在施政期間必須以「演說會」的形式向民眾報告施政內容,從自民黨、日本共產黨、立憲民主黨到我實際路過街講的日本維新會,都相當看重「演說會」的份量,相較於台灣常見的握手掃街,他們的拜票不僅僅是傳達「他們的臉」長什麼樣子,更多時候,這些人要說的是「他們想創造的日本」是什麼樣子。

第二個想介紹的是這些廣告懸掛的位置及時間。大家都熟悉台灣近乎於祭典的選舉盛況,競選廣告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市容也在各種政治人物的大頭和名字中毀壞殆盡。

但日本由於法規緣故,我看到的所有廣告都在雙手可及的位置,刊物大小也不會超過一張海報紙,即使是選舉期間也不會有類似台灣的狀況,讓政治人物得以降低在競選物處理,例如做布條、拆裝及看板租金等成本,跟台灣要耗費鉅資在宣傳上的選舉相比,我認為是一個可以借鑑的發展方向。

在張貼時間上,台灣根據各縣市規定不同,通常是在選舉前數十天允許廣告掛設,選完數日內就要立刻拆除;而日本的競選廣告規範類似,同樣是僅在選舉期間出現才合法。

然而,大選在去(2023)年已經結束,過了數個月的近期,能看到的是各種寫上演說會時間地點及施政目標的海報,而在台灣,要在選後看到政治人物(或黨派)願意特別在街頭演講、說明施政,似乎相當困難。

第三個也是最明顯的:他們的廣告相對於台灣,更整潔、易讀也更美觀。

在台灣,奇怪的背景圖片、糟糕的配色、不協調的字體、沒有重點的整體佈局,和其他街道雜物共同形成雜亂的市容,與此相比,日本廣告的視覺不會讓人覺得煩躁,乾淨色塊,單純的人臉,簡單宣布演說會時間地點、或是宣導政策方向,似乎不以「刷存在感」為目的。這些特性使日本的選舉廣告與台灣特有的「華國美學」及「曝光導向」有著鮮明對比。

這樣看下來,台灣因為選舉文化的特殊性,政治人物的競選廣告很大程度上需要滿足「刷存在感」以應對選舉模式。這不完全是候選人的問題,更多要回到縣市法規,以及取決於選民本身要什麼。

但若單純的檢視現況,我們只能看到候選人們以超高密度、超大面積的廣告塞滿整座城市,市容在逐漸醜化的同時,民眾記起來的只會是意義不明的標語、諧音梗,對台灣的政壇未來並不是一件好事。

簡單總結,日本因為其極度嚴格的選舉曝光法律,街頭演講成了少數宣傳政績的方式(或者說這就是日本人的競選風格),不否認這些規定勢必會拉高人民接觸政治的門檻,卻也讓其宣傳得以更聚焦於政策。

與此相較,台灣的選舉不能再停留於煽動情緒和曝光導向,造勢不應該成為選民唯一聚集聽政治人物說話的場合,民眾聽到的不可以只有OO凍蒜,政治人物的臉更不應該只出現在選舉前的宣傳看板上。期待在選舉後的日常,除了乾淨的市容以外,我們也能看到本國政治人物像日本一樣,走上街頭和民眾分享自己的施政。

延伸閱讀
碳費子法是對企業優惠大放送?從「碳洩露風險」的產業現實,看環團主張不合理之處
BBC專輯《隱秘之戰》:「黃雀行動」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北京至今仍在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