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初來部落傳統屋啟用 再現文化與建築技藝

海端鄉初來部落傳統屋啟用 饒縣長感念傳統文化與建築技藝再現
海端鄉初來部落傳統屋啟用 饒縣長感念傳統文化與建築技藝再現

臺東縣海端鄉初來部落僱用10位在地工藝師及在地族人,以傳統工藝方式重建傳統屋,並於2日舉行啟用典禮,族人用八部合音祈福儀式感謝饒慶鈴縣長及縣府補助40萬元經費辦理工程,饒縣長則期望藉由這次「傳承傳統造屋工藝」,讓布農族傳統文化與建築技藝再現,傳統屋能夠成為文化傳承的場域。

初來部落傳統屋啟用典禮於上午10時舉行,饒慶鈴縣長、張全馨嵐議員、原民會布農族族群委員阿里曼〮伊斯達西拔爾、縣府原民處長方銘總、海端鄉長胡金至、海端鄉代表會胡淑貞主席及多位代表、海端鄉前鄉長黃金寶、海端鄉內多位村長及霧鹿國小校長郭惠珍等貴賓與會,並邀請新武呂溪生態人文發展協會進行及祈福儀式,胡金至鄉長等人也向縣長說明傳統屋建造過程與工法。

饒慶鈴縣長表示,大約3年多前她在競選時到初來部落參與祭典,看到傳統屋因年久失修屋頂嚴重漏水,部落族人殷切期盼重建改善,因此,上任後縣府特別補助新台幣40萬元,鄉公所自籌30萬元,由海端鄉公所辦理傳統屋重建。這次重建傳統屋主要的用意在「傳承傳統造屋工藝」,不僅僱用在地工藝師及在地族人共10人透過共同重建學習傳統工藝,造屋材料更就地取材以柳杉木為樑柱、矮牆以石板砌成、竹材編成牆及屋頂用茅草舖設。在工班努力及鄉公所戮力協助下,以不到四週(23天)的時間,完成面積約100平方公尺(30坪)的布農族傳統屋,讓傳統文化與建築技藝再現,未來希望成為布農族人重要祭典進行的場域,以及文化傳承工作。

胡鄉長在致詞時感謝饒縣長及縣府經費補助,以及對於布農族文化的重視,布農族住屋因地域而不同,建屋材料大致就地取材,有石板、木板、檜木皮、茅莖或相互混建等,各地不盡相同,初來部落傳統屋重建工程是海端鄉公所與新武呂溪生態人文發展協會合作興建完成之首例,工程於民國109年10月7日開工,11月6日完工,初來部落傳統屋最特別之處在於,從第1次建造到本次的重建工作,都是由「雇工購料」建造而成,除了持續提供場域給部落長者及學子傳承文化外,也藉由共同修繕學習傳統工藝,繼續創造更多共同記憶在你我心中。

(資料來源:台東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