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捕獲「猛毒魚」紅到國外!品種極罕見 全球僅3地現蹤

「卡氏尖頷烏鯊」突襲捕食方式。(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卡氏尖頷烏鯊」突襲捕食方式。(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社群平台推特近日流傳一張照片,一尾奇特怪魚全身黑亮、擁有亮藍色眼珠及滿口利牙,雌牙咧嘴的模樣引發網友熱議,認為超像漫威電影《猛毒》,吸引近6萬人按讚。事實上,這尾怪魚正是台灣農委會水產試驗所5年前在台東外海捕獲的「卡氏尖頷烏鯊」,目前全球僅在3地區現蹤,相當罕見。

卡氏尖頷烏鯊近照。(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卡氏尖頷烏鯊近照。(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水試所在2017年進行例行性台東海域魚類相調查時,在東河鄉外海350公尺深處捕獲5尾罕見小型鯊魚,經鑑定後確認為台東新記錄的「卡氏尖頷烏鯊」(學名Trigonognathus kabeyai),屬於烏鯊科的小型鯊魚,目前全世界僅於日本、夏威夷及台灣發現本種。

漫威電影《猛毒》。(圖/翻攝自觸電網 - 電影情報入口網YouTube)
漫威電影《猛毒》。(圖/翻攝自觸電網 - 電影情報入口網YouTube)

1986年「卡氏尖頷烏鯊」首次在日本愛知縣330公尺深海捕獲,1987年在德島縣捕獲第2尾。台灣先前分別在東港及南方澳的拖網混獲中發現,而台東海域則是以單層刺網捕獲這5尾,尾叉長介於26.2至32.6公分,其中1尾存活,本來想以低溫包裝帶回水試所嘗試以10℃低溫海水飼養,但僅存活1日。

台東海域首次紀錄罕見卡氏尖頷烏鯊。(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台東海域首次紀錄罕見卡氏尖頷烏鯊。(圖/農委會水試所提供)

端看其外觀,「卡氏尖頷烏鯊」的牙齒與一般鯊魚的利齒完全不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牙齒都是「針狀牙」,就像蛇類的毒牙,更特別的是,其上下顎部分還可以往前延伸,搭配尖牙突襲獵物,這種獨特進食方式與尖吻鯊科的歐氏尖吻鯊相當類似。

水試所指出,「卡氏尖頷烏鯊」有日夜垂直洄游的可能,白天主要棲息在300至400公尺深海處,夜間則隨著獵物如小型燈籠魚群移動至水深150公尺處淺海覓食。和大多數烏鯊科成員一樣腹部有發光器,但其功能是相互溝通或吸引燈籠魚等獵物尚有待釐清。

更多 TVBS 報導
超大豪雨來了!下班注意雨彈狂轟9縣市 這裡再「紫爆」
好市多黑色購物節要來了!確定「這天」登場 限時7天優惠
年度最大旅展11/4登場!明搶早鳥優惠票 醫護、捐血免費逛
下大雨不想出門! 星巴克「這樣點」也可享買一送一

Yahoo奇摩毛宇宙
Yahoo奇摩毛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