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模式 綠營縣市長敢跟進嗎

台東縣政府制定「台東鳳梨釋迦輸往大陸地區檢疫管理規範」,目前有3家包裝場、25家外銷供果園合格。(蕭嘉蕙攝)
台東縣政府制定「台東鳳梨釋迦輸往大陸地區檢疫管理規範」,目前有3家包裝場、25家外銷供果園合格。(蕭嘉蕙攝)

日前大陸海關總署決定恢復台灣鳳梨釋迦輸入,但須由台東縣政府訪視包裝廠確認合格後,才會提報大陸取得輸陸註冊號,等同繞過農委會。同樣遭暫停輸入的鳳梨、蓮霧等,農民也疾呼能早日行銷大陸;業者指出,各界都在關注綠營執政縣市,是否也會依「台東模式」和對岸直接談。

台東縣鳳梨釋迦過去以外銷大陸為主,2019年9月遭大陸暫停輸入後,轉往內銷市場,衝擊大目釋迦價格,從最高每台斤80元,跌落至去年最低每台斤10元,恢復銷陸消息一出,大目釋迦農保守觀望行情回升。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表示,台東縣政府針對大陸在意的地方改善,例如用產銷履歷的第3方認證解決用藥、生產管理、地號等相關疑慮;包裝場則請台東大學作了一套檢核制度,以確保降低產品有蟲的比例,而農委會在包裝場現場的部分則無檢核制度。

林裕紘說,鳳梨、文旦、蓮霧是否也要依照「台東模式」有條件開放、民進黨執政縣市是否也要和農委會「不同調」,這些都值得關注。

不具名出口商指出,鳳梨釋迦產季在每年11月到隔年3月,產季前這4個多月是談訂單、試水溫的時間,假如種植鳳梨、文旦柚的農民要求地方政府比照台東和大陸直接談,綠營地方首長的意願將是關鍵。

關廟區農會推廣股主任黃國斌表示,鳳梨在大陸市場的規模非日本所能比擬,現階段一定要針對蟲害和藥檢來加強防檢疫,基本都做好,一定有機會再西進。

屏東縣東益農產品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薛丞睿表示,大陸檸檬在每年過年到6月會出現供應斷層,這段期間的檸檬需求量相當大,只要大陸市場重啟,檸檬的市場價格一定會好。

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農民看到鳳梨釋迦成功,也在詢問何時輪到文旦柚重啟,雖然近幾年產區一直提升加工量能,但不會放棄任何的國際通路。

屏東縣政府指出,關於國際貿易,主導者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本上是無法擔起談判責任。至於「大陸接受台東縣府鳳梨釋迦模式」,屏縣府認為,雞蛋還是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比較好,開拓更多外銷市場、取得對等式的貿易關係,還是比較重要。

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農產品銷陸,他向來抱持開放態度,樂觀其成,如何兼顧保障農產品、農民與消費者的權益,才是最重要的事。他也強調,水果產銷最好不要摻雜政治成分,台灣農產品若能夠銷往大陸,維持正常貿易狀態,對農民來說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