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大航海時代3/「我們可以打山豬來吃!」花蓮災區員工惹哭老臣 他們挺老董拚ESG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非常注重研發團隊。(圖/台泥提供)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非常注重研發團隊。(圖/台泥提供)

[周刊王CTWANT] 「各位股東先生女士們,麻煩不要再跟我講『最大的利益』是什麼,因為最大的利益,我個人做不到,但是我會全力讓未來更好。」5月21日台泥股東會上,兩名小股東接連提問,「如何做出最大利益?」董事長張安平回應,「我已經講了7年,我真的不會做,明年再問,我還是不會做。」禮貌中飄出火藥味。

「研發過程是不會賺錢的,做完也不會擔保成功,如果要追求最大利益,只要把現在的研發經費全部刪掉,財報就會很好看,但是沒有研發、沒有新產品,公司是沒有未來。」張安平辯才無礙地說,「我覺得我們這條路走得辛苦,但應該不孤單。」

張安平動怒時,同樣在台上一字排開的老臣們卻神態自若,因為七年來,台泥人已熟悉這位身形健壯、文采洋溢的董事長,他的環保決心堅定不移。

台灣通運引進電動曳引車,力拼運輸減碳。(圖/台泥提供)
台灣通運引進電動曳引車,力拼運輸減碳。(圖/台泥提供)

就連月前台泥旗下台灣通運引進26噸電動大貨卡以及43噸電動曳引車,被問及何時能賺錢時,董事長辜公怡也清楚地回答,「雖然電動商用車的成本跟油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這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在運輸上減排效果最好的解決方案,成本的部分就靠大家一起努力,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在集團董事長張安平先生的領導及支持下,台泥成為第一個使用電動曳引車運送水泥產品的公司,可讓水泥運送的碳排減少32%。」辜公怡說,台灣通運是目前台灣引進最多電動載具類型的物流公司,為半導體、零售及製造業之供應鏈減少範疇三、也就是企業在上下游價值鏈所產生的各種相關排碳量,特別是最難減的運輸交通。

「其實看到全球近來極端天氣頻發,真的很擔心下一代要面對的環境。」40歲出頭的辜公怡為辜啟允的兒子、辜家第四代,要喊張安平一聲姑丈,他私下幽默風趣,但一講到減碳與環保,馬上就嚴肅起來,和他的姑丈口徑一致。

台泥投資人愛提問的另個問題是,「和平電力什麼時候可以減碳?」畢竟水泥業本身就是排碳大戶,台泥的花蓮和平電廠目前還是用煤炭發電。

花蓮的和平電廠是北台灣的重要供電來源。(圖/報系資料照)
花蓮的和平電廠是北台灣的重要供電來源。(圖/報系資料照)

以台電的基隆協和電廠為例,要從原本的重油換成汽電共生,如果政策一路綠燈、沒有任何抗爭,至少也要花五年,所以和平電廠要改,至少停機五年。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跟CTWANT記者解釋,「雖然我們是民間企業,但新北市25%、宜蘭90%的家庭用電靠我們。」

「在商言商,如果投資人真的不喜歡,這就是『錢的決定』,有很多方法可以改,但我們老闆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呀』,ESG裡面,和平電廠就是那個S(社會責任),」程耀輝說,「以目前台灣電力狀況,我們沒辦法缺席。」

事實上,4月3日花蓮大地震時,台泥包括水泥廠、礦區、港區以及電廠都在災區核心,和平電廠受創嚴重,儘管餘震不斷,但為了缺電的北台灣,仍全力修復。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到花蓮和平廠慰問受困礦區同仁。(圖/台泥提供)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到花蓮和平廠慰問受困礦區同仁。(圖/台泥提供)

一位台泥老臣向CTWANT記者回憶起地震當下,當時他馬上就到現場,看著崩壞的大型設備,當時甚至還有員工被困礦區,「這個廠是20年前蓋的,很多設備零件可能已經找不到人了,但是當時只要一通電話、所有的供應商、外國原廠代表都來了,馬上做好計畫A、計畫B」,現場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受困的礦區員工還用開玩笑口吻安慰公司,『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山上打山豬來吃』。」最後全員合力、在交通完全中斷的情況下脫困,「我看到他們平安下山時,真的很想哭。」老臣表示。

和平電廠搶在4月16日「歸隊」併聯發電,程耀輝感動地說,「我們的壓力真的非常地大,但經過這次事件,我覺得我的工作真是太有意義了。」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台泥大航海時代1/走出地震暴雨賠本陰霾 張安平領軍TCC七年進軍四大洲低碳+綠能
獨家/直擊《全明星運動會》男神被套牢 低調赴戶政機關辦妥終身大事
愛火藏不住1/官宣戀情?熊仔520偷放閃 曬李優悠閒背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