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改名了!轉型「集團控股公司」 不偏重兩岸強調「四足鼎立」
記者王翊綺/台北報導
台泥(1101)今(21)日舉行股東會,正式宣示有78年歷史的台灣水泥,經過7年積極低碳轉型面向國際,將走向「集團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為TCC Group Holdings,總共跨足11種產業布局全球13個跨國市場。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60年前台泥是一間單純的水泥供應商;60年後的現在已晉升為致力低碳建材、資源循環與綠色能源的環境工程公司。台泥已長出除了「台灣」及「大陸」以外的「歐非」及「新能源」,形成撐起台泥營收的「四隻腳」,2023年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
張安平說明,台泥2017年主要營收超過8成仍來自兩岸水泥市場,成為撐起台泥的兩隻腳,但那時候已經隱約看到大陸市場可能在觸及高峰後進入平原期,於是著手布局兩岸以外的市場,首先與土耳其OYAK成立合資公司,再透過葡萄牙Cimpor順利在非洲取得超低碳替代原燃料,以鍛燒黏土替代熟料製成超低碳水泥的技術領先全世界水泥行業,2023年獲利表現中,已有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的貢獻。
去年11月底,台泥決定擴大投資歐亞非低碳水泥市場,土耳其與歐洲非洲國際化佈局,無疑為台泥營運開創穩健的第三隻腳。至於這6年來台泥積極投入的綠色能源、儲能案場、智能電網及高功率三元鋰電池,「這些支撐與延續人類未來文明的新能源事業,是台泥向未來延伸的觸角,除了帶來穩定獲利,也讓台泥累積了許多項跨領域的專利與技術,未來在減碳與能源的競爭中,可立於不敗之地」。他形容,新能源領域會是支撐台泥完成蛻變、徹底從歷史角色中脫胎換骨、撐起一個全新台泥的第四隻腳。
張安平也特別舉例,全球第一個推出手持行動電話的MOTOROLA,2011年公司被拆分出售以及日本知名企業TOSHIBA,2023年結束在東京證交所74年掛牌交易,寓意台泥要永續經營須緊盯世界、科技與社會的變化。在台灣遭逢7級強震後,需要重新開拓道路與重建家園時,依然需要水泥的支撐,如同一萬兩千年前的人類,水泥依舊是人類文明的黏著劑,是構築下層基礎最值得信賴的建材。
而在碳有價時代,低碳建材將成為台泥主要競爭力。張安平認為,卜特蘭水泥發明兩百年後的此時,只剩下兩種水泥產業:一種是心存觀望,還停留在昨天的水泥業者,還在拚產量;一種是展望明天,篤定一直走下去的水泥業者。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則於股東會上說明,台泥是透過歐洲的荷蘭控股新能源的NHOA公司,以及土耳其葡萄牙與非洲的公司,設在荷蘭就是希望能夠規避匯率的風險,就是自然避險,所以雖然土耳其這幾年有通貨膨脹跟匯率影響,經過台泥設計,對整財務上的影響都是可控的。
在完成土葡擴大持股交割後,程耀輝指出,台泥正式全球建立四大水泥基地,對台泥帶來了穩定的淨現金流入。荷蘭已經成為台泥海岸,海外發展的一個新的控股平臺,發展低碳水泥,歐洲儲能和充電樁業務,目前歐洲的儲能業務,分別在澳洲英國美國南美洲秘魯,充電站分別集中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同時在台灣的台泥儲能業務,最近也進一步擴展到荷蘭及大陸杭州,和公司在歐洲的新能源公司相輔相成。
程耀輝解釋,以部門別營收來看,在2022年台泥合併營收是1139億元台幣,其中兩岸水泥占68%,能源及電力占29%,其他占3%。來到2023年,如果土葡投資,我們以擬制性回溯的合併報表來看,台泥合併營業額,就會變成接近1600億元台幣,其中兩岸水泥的佔比,降至43%,土葡水泥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
原本預期在2025年,台泥希望兩岸水泥營收占比能降低至50%,但台泥兩岸水泥營收佔比已經在2023年的擬制性回溯合併報表中,體現達標。透過營收結構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提升營運的彈性和應對能力,也增加了台泥多元收入的穩定性。如果合併營收以地區別來看,大陸營收佔比將會從2022年的44%降到2023年擬制性報表下的25%,台灣營收佔比會從2022年的53%降至2023年的40%。
程耀輝分析,台泥在台灣擁有兩座水泥廠,市占率32%;在大陸地區有15座水泥廠,市占率1.69%;土耳其7座水泥廠,市占率16%;葡萄牙3座水泥廠市占率超過50%,而且產能利用率不到一半,這也意味著台泥在葡萄牙,結合非洲的低碳水泥原料,有足夠的產能實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泥股東會/張安平感性提地震 「TCC已不只有水泥,而是控股公司」
台彩端午加碼5億!5/21起大樂透加開「100組百萬獎」
獨家/台股21000點才開始?專家點名「機器人概念股」 這1檔快上車
健身工廠ONE PIECE!澎湖花火節優惠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