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生活】 -文字篇

當你要在一個地方定居一陣子,那個旅行才有的粉紅泡泡就會破裂掉,你可以看到另一個地方的最真實貌,也因此更了解到不同地方生活的優劣。(資料照/Shupin Zeng/Unsplash)
當你要在一個地方定居一陣子,那個旅行才有的粉紅泡泡就會破裂掉,你可以看到另一個地方的最真實貌,也因此更了解到不同地方生活的優劣。(資料照/Shupin Zeng/Unsplash)


以前說起去台灣,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興奮又愉快,因為每次只是來個三五天旅遊,最長也不過八天,連國際車牌都不用申請,用香港的車牌落地就可以在台灣租車,除了要線上申請簽證之外,基乎帶手機錢包就可以飛過來,非常方便。但當你要在一個地方定居一陣子的時候,那個旅行才有的粉紅泡泡就會破裂掉,你可以看到另一個地方的最真實貌,也因此更了解到不同地方生活的優劣。

在台灣讀書之前,我幾乎一直都是長時間留在香港,間中有試過幾次出差到其他國家一星期到數週,但真正談得上「生活」在另一個國家,台灣還是第一次。當初來的時間我有稍微看一下關於在台港人的Youtuber介紹,到底在台灣生活有什麼要注意的,印象中當時覺得其實台灣跟香港都差不多,沒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只需要把入學、居留證什麼的程序做好,開個銀行戶口,就可以在台灣生存了吧。事實上也是這樣,只是過程中很多細節會體會到地方文化的不同,從而產生了大大小小的問題。

第一個最不適應的就是看台灣公文的用字,學達叔在《逃學威龍2》裡說的:「呢啲字我隻隻都識,不過加埋一齊就唔係好明 ( 這些字我每個都識,但加起來就不太明白 ) 」。我隨便在網路上看了一篇台灣公文的範文,如:清冊、檢附、詧照等這些詞語在香港都不會用,因此每次看公文都要消化上文下理去掌握它說的重點,有時候關鍵字是不懂的詞語更令人摸不著頭腦。後來我找到臺中市政府的〈公文寫作技巧及用語用字講義〉來查閱,才稍微更了解台灣的公文風格及用字。從公文的用字及敬語的講究,感覺到台灣比香港更重視輩份,例如下級對上級的用字必須用特定的敬語。

說到輩份,在台灣學校生活中也能略略感覺到台灣對輩份的重視,例如台灣學生對老師會稱呼「您」,我來到台灣才知道你跟您發音的分別,可能因為這兩個字在廣東話發音是一樣,所以我們叫老師也會直呼「你」。在一些學系跟社團裡面,學長姊和學弟妹之間的輩份也很明確,例如學長知道你是新來的,一開口就會說「學弟/妹來,跟你介紹……」,他們的語氣、肢體和自信都會因為他們的身份而迅速變化,學長轉個頭看到比他更大的學長/姊,又會立馬變回比較內斂的感覺。在香港的校園裡,很少大學生會用「學弟/妹」去稱呼比自己年輕的同學,大家都平等的叫對方名字,如果有人叫你「學兄/姊」,就表示他跟你不太熟/不知道你的名字,而且這個稱呼是不限輩份限制的,只要你不知道對方名字,都可以用「學弟/妹」去稱呼。

來到台灣久了,自己也不知不覺中跟隨了台灣的步調,開始對老師用敬語,而且對於比較正式的電郵或通訊,所打的字句、格式、稱謂等都更深思熟慮,確保自己沒有不小心冒犯到教授,因為有些教授還是很重視這些禮數,也不想被人誤解成香港人比較囂張之類的。以書面書寫來講,來到台灣的確是需要花時間學習的東西,就算是跟平輩之的閒聊,有一種「隱晦」的禮數依然存在。感覺就是他們把對長輩的說話方式,降低到對同輩的程度,然後用比較迂迴的方式表達事情,而且通常都會偏向說好話。例如有一次我被邀請去唱KTV,但我自知唱歌很難聽,婉拒數次不果,唯有狠狠地跟他們上一課,放聲高唱一曲。事後問同學們我是不是真的唱得很難聽,他們說:「不會阿,你唱得很有感情」。如果是香港人對我講,我肯定會覺得對方在嘲諷我,但台灣人說的話,我就會覺得他們只是不想說實話破壞和諧的氣氛,保護我的面子。(續)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劉水:收教所日記——別拋棄絕望(六二)
19年之後的香港:難以形容的世代
劉水:收教所日記——別拋棄絕望(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