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漫刻畫推理劇番外篇】因應漫畫呈現調結構 《不可知論偵探》原劇本推理更複雜

《不可知論偵探》主角海鱗子,本業是一位具有陰陽眼的道士。(獨步文化提供)
《不可知論偵探》主角海鱗子,本業是一位具有陰陽眼的道士。(獨步文化提供)

《不可知論偵探》由薛西斯編劇、鸚鵡洲繪製,作家與漫畫家的組合,成功結合靈異與推理,打造極富特色的「道士偵探」。單行本目前推出2集,第3集也已進入完稿階段;經過這些年合作,雙方在過程有一些磨合與調整,創作習慣也因應做出改變。

由於是文字轉譯圖像,創作過程少不了溝通環節。在已出版的2集漫畫中,鸚鵡洲透露花較多時間溝通的畫面,是如何呈現主角海鱗子在一些回憶情節的幼時樣貌,「一開始不是很清楚每階段的年齡,所以出現的外表有時年紀大一些、有時又小一點,後來與編輯對了時間線,把外表修改了一輪。」

薛西斯花較多心力調整的段落,是在第2集〈惡人正機篇〉中,海鱗子根據死者開槍時機試圖推論幽靈身分。「在原始劇本中這裡的推論細節更多,因果層次更複雜,但在漫畫表現上會顯得太累贅,所以和編輯磨了很久,試圖更精簡。」

《不可知論偵探》的故事衍生自薛西斯短篇小說〈珊瑚之骨〉。(翻攝自mill622 plurk)
《不可知論偵探》的故事衍生自薛西斯短篇小說〈珊瑚之骨〉。(翻攝自mill622 plurk)

鸚鵡洲先前創作較多同人誌,《不可知論偵探》是她首部商業漫畫,「也是邊畫邊摸索」。她認為兩者主要差異,「是將一個故事好好地完整呈現給讀者的能力,這也是我現在最需要的吧!」

薛西斯也分享自己因應這部作品、在創作習慣上做出的改變。「我的作品大部分是篇幅很長、30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結構非常複雜,謎團也更迂迴,但很難以單集漫畫長度鋪陳這樣的故事。」

「因此在漫畫上,不論犯罪動機、人物樣貌或謎團層次我都盡可能使之單純、平面化。」薛西斯表示,如果將《不可知論偵探》轉譯為小說,「大概只會是5至6萬字的中短篇程度。」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細膩建構懸疑情節 台灣推理漫畫線索引路揭謎
【台漫刻畫推理劇番外篇】實地考察靈異場景 她「這時間」必離開
【台漫刻畫推理劇番外篇】廢棄逾200頁分鏡 《雪下的真相》費時打磨故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