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澳跨國合作 測繪海草地圖

中國時報【曹婷婷╱台南報導】 為保護海岸線豐富海草與珊瑚礁資源,澳洲導入成功大學與國研院研發能量,2013年起跨國合作,測得水下海草群聚分布及健康狀態,並建立海草床分布地圖,這也是全球首次使用水下高光譜遙測技術對海草進行測繪。 這項計畫係研發應用於環境生態監測、可搭載在水下載具、飛行器及衛星等遙測平台的高光譜掃瞄儀。 成大環工系教授林財富、助理教授張智華、黃蓮花博士生與國研院儀科中心李龍正博士,前年成功在南澳阿得雷德市聖文森灣海岸完成原型機(MK1)測試,並先後完成首批海草光譜特徵資料庫收集、4種以上底質分類,建立海草床分布地圖,協助當地環保署進行鄰近海岸生態系統健康狀態評估。 成大指出,南澳海岸線超過9500平方公里海草床,不僅是海洋生物如魚、蟹及海膽的完美棲地,也是穩定海床、減緩海砂流失與沿岸沖蝕的重要底質,過去80年來,受氣候變遷、城市快速發展、雨汙水排入海岸等影響,海草覆蓋面積已減少50平方公里以上。 澳洲過去大規模海草監測均為4到5年一次的航空攝影測繪,但此一監測方法費用高昂、且取像易受水深及海底地形干擾,導致監測頻度與分類準確度無法有效提高,政府一直無法對消失的海草提出最有效的管理決策。 成大指出,下階段目標是與產業合作,將高光譜儀輕量化、客製化,研發可搭載其他遙測平台的「迷你高光譜儀」,目前已有阿得雷德市多家無人飛機公司提出合作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