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 創會長/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日本僑務委員 俞秀霞專訪

郭鳳玉(共同主持;中台灣女力論壇聯合會 執行長)-俞秀霞(來賓)/古典音樂提供
郭鳳玉(共同主持;中台灣女力論壇聯合會 執行長)-俞秀霞(來賓)/古典音樂提供

童年身為養女的生

出生在雲林縣卓蘭鎮的一個貧窮的農家,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所以很小就被送到隔壁村莊當養女。在那時候做養女非常地辛苦, 要負責很多家務事,包含照顧弟弟妹妹,都是要養女自己一個人來做。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養父母連學雜費都交不出來。那時候的我告訴自己「我要想盡辦法早一點賺錢」。所以在11歲的時候就開始去做小生意、去賣包子、賣豆漿,還挑著那個木製的櫃子,到大街小巷去叫賣。一些用品、菜、、、等,都是童年時做過的小生意。寄養在別人家裡的那種生活是很辛苦的,古早人說「媳婦(台語)啊」的那種心情。都要等到大人吃飽飯,我才敢進去餐廳。小時候印象裡都是吃剩下的那些食物。到現在其實我也喜歡吃那些,我的孩子都會說:「媽媽你喜歡吃那些補的?」其實不是,是小時候沒有得吃, 所以說我的童年是很辛苦的。

對別人無微不至、以柔克剛個性

在童年的時候,為了要做生意我必須去學習如何跟自己年紀比較長的人相處。因為他們的經驗會比一個十一歲的小女生還更豐富。所以跟年紀比我更大的這些人學習,跟他們一起談話、學習他們一些做生意的技巧。用心學習怎麼樣去叫賣、做小生意,因此也培養了以柔克剛的這樣的個性。

和先生分開生活的日子

本來我跟我先生之間是各自分工,他負責日本的事業、我在台灣照顧家庭還有小孩,同時也處理我自己的不動產投資。原本是很穩定的生活,但是由於先生的突然辭世,我要在日本面對陌生的環境,還有許多不懂的事情。也沒有親人在身邊,全部的事情都要靠我自己一個人去面對,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我自己是怎麼樣走過來的。

剛經營日本公司受到的歧視

剛接手日本的時候,首先要面對的困難是語言不通、文化不同。  幾十年前的日本社會對女性社長比較不能夠被接受。所以無論是內部的員工或是外部廠商,我都處處被刁難。公司的男員工甚至會說「日本是沒有女性社長的」,他要我一切都要聽他們的。因為當時在公司的業務我都不懂,他們比我還了解,所以在那時候是非常辛苦的經營這個公司。

克服語言與文化隔閡的過程

那時候因為有語言障礙,所以我要學習日文,當時沒有時間去學校學日語,為了應付公司業務,我就必須要趕緊地把語言學好。所以我就請了家教一對一地教學,努力地學習日文。當時我的公司是在大阪,但我住在京都,因為我的時間不夠用,要學習日文的話,必須要每天都能夠有講的機會。所以我每天上班都會請家教。從京都跟家教一起坐電車到大阪,這樣會比去學校上課更快,因為這樣等於可以靠聊天的方式來學習工作上需要的對話。我要進去日本人的扶輪社,因為扶輪社他們全部都是講日文,我為了要去明白他們的文化,跟他們有一些對話互動,所以我就很大膽的加入他們的扶輪社。扶輪社每個禮拜都會舉辦例會,他們每一個月他們都會輪流上台講話(日文),分享你的工作經驗三十分鐘。每個月的個這三十分鐘,我會逼自己一定要上台講。雖然我不太會講,我講得結結巴巴的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聽懂。可是下台之後,他們還是拍手鼓勵,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分隔兩地的夫妻生活,如何度過?

我們夫妻分兩地做事業,我要自己一個人肩負母親的責任來照顧三個小孩,對孩子的愛應該是我最主要的生活動力。雖然家裡有歐巴桑幫忙,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照顧我的小孩。每天早上我一定是親自做早餐給他們吃,中午也是送熱騰騰的午餐便當到學校。所以有時候人家會問我說:「你會不會覺得先生不在的時候很寂寞啊?」其實我告訴你們,我照顧小孩、又要忙家裡的事情,譬如電燈泡壞了我要自己換、水龍頭壞了我也要自己換,其實真的沒有時間寂寞或者無聊。雖然我每天忙忙碌碌的,但當小孩子準備回到家,我一定會從外面回到家裡等他們,讓他們放學就能看到媽媽,感到安心。所以夫妻分別在不同國家的在那段時間,作為太太的是很辛苦。

丈夫往生,為何堅定飛到日本接下丈夫的事業?

其實我先生生病初期的時候,我有一個覺悟可能要回去照顧他。先把孩子安頓好,自己也回到這邊照顧他,後來他往生了以後,我非常的傷心。那時候也想要趕快回到孩子身邊,可是還有公司需要去面對,所以我就選擇去面對公司諸多的困難,比如說國稅局的問題、法律上的問題,都讓我感到非常難受、沒辦法處理的那種困難。曾經有一段辛苦的時間,我心裡走不出來,曾經想過不然乾脆放棄一切回去台灣。可是那不是我的個性,我要去面對、處理事情。所以我就留下來處理先生的這些法律上跟事業上的一些問題。那時候如果我回台灣的話,可能先生的建設公司就必須要關起來,我也捨不得他多年來打拼的事業就因為我離開而公司關閉,那也不是我的個性,所以我就留下來面對這些困難。

從商的艱辛過程

這幾十年走來,其實公司有遇到很多事情,比如說景氣不好,還有一些稅務上的疑難雜症。公司發揚光大時我不敢講。但起碼在景氣最不好的時候,當時很多公司倒閉關門,我一直撐到現在,就覺得先生很辛苦打拼下來的基礎,我要把它經營住。所以在很困難的時候,我還是用盡智慧去邀客人進來。

照顧同是獨身的女性

我覺得獨身女性經常會失去自信,缺少了打扮自己的動力。時間久了就會越來越邋遢,覺得自己不重要,就自我放棄打扮,沒有動力的這樣一天過一天。所以我想要營造一個可以互相加油打氣、關心陪伴這樣的一個環境。因為我相信「愛美是人的天性」。我想要關心獨身的高齡者,我會請專家來指導協助,讓他們透過打扮、造型成為男士很帥氣的紳士和很美麗的貴婦。我想這樣女性在團體生活與活動當中,會找到更多的樂趣和信心與自信。有時候我會想到,有一些人少了另一半的時候,他就只是在家裡看電視、也沒有想要打扮。如果說我有一個平臺,男士跟女士都一起來,明天要去跟哪一位先生郊遊、明天要跟哪一位貴婦去郊遊,他們一定會特別為自己打扮得漂亮的起來。我一直有這樣的一個規劃,但是到現在還在找場地。人家說人老了,一定要動。像我的兒女也常常擔心我身體的健康,經常跟我說「媽媽在家裡看電視就好,不要忙太多社團,不要太累」。但其實我家裡的電視機幾乎都沒有開過,因為我根本沒有時間看電視。現在我除了要處理臺灣跟日本的一些事業,還回到學校上課。除了上課以外,其他時間其實也幾乎都不夠用,會需要處理一些在僑團、在社團。所以我覺得像我們獨身的女性應該要出來參加像中臺灣女力論壇聯合會這樣的社團, 大家一起學習成長,也可以參加像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業協會這樣的國際組織。其實參加社團可以增加自己的視野。坎坷有很多種,比如我身邊的一些姐妹好友,他們如果在事業上,或者在家庭哪一些不同,我都會以善的正能量去輔導他們。

小米穗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學習一技之長

我在更早的時候有成立「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成立好了以後很多人都以為我是原住民,其實我不是,我會選擇比較少人關懷的原住民議題,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心念,就是他們很需要幫助。但是要幫助他們的人卻是很少。在二十幾年前,我在日本做事業的時候,認識了兩位臺灣在京都大學留學的法學博士,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聽到他們在談論臺灣的原住民很少人在關心,也沒有人去為他們爭取這個權益。我聽到後就覺得應該要去關心這些偏僻山上的原住民。你想想在都市一些需要幫忙的時機都會直接幫忙,但是在山上的原子民就是很少人去關心。後來我們就交換了一些意見,決定由他們在臺灣做我的窗口,由我來出資成立這個關心原住民的「小米穗基金會」。我們成立已經有二十幾年了,在二十幾年這個當中,我們也為原住民取回了權利,還有幫助原住民這些子弟,使他們在社會上成為很好的人才,這是就是為什麼我選擇幫忙原住民這個議題。其實原住民有些頭腦很好,所以有一些他很會讀書,可是家裡的家長不知道怎麼樣推他們去學校。那早期二十幾年前,其實他們有喝酒賭博、有一些就是不愛去找工作的。所以我們就有一個團隊會去調查哪一個家庭的孩子可以培養。在我的基金會裡面有的去美國留學、還有去日本,各個國家都有。現在也有在立法院的,有時候他們會來找我,但我覺得我的前面有一些教授在處理,所以我都是在後面。

做公益印象深刻的收穫

其實我最高興的就是基金會多年的努力,讓我們看到原住民的權利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了。曾經獲得獎學金的這些原住民子弟,也有很多都成為社會的精英,以及國家的棟樑。聽到他們最新消息也給我很多的安慰。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在疫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我聽到日本的醫療人員都穿著雨衣,在第一線看護病患,把自己處在最危險的之中,我看了都非常的難過。當時我人在台灣,那時候相關醫療防護用品都缺貨。但我想盡辦法,不管價錢多高,我一定大量購買取得,比如醫療隔離防護衣、超過六萬片的口罩送到日本大阪給這些醫療人員,解決當時的緊急的需要。我在付出的過程,我也覺得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能夠即時伸出援手。我從做公益過程中,守候到很大的禮物。

如果人生有重啟按鈕,你會按下去嗎?然後也跟我們分享,你會按或者是不按的原因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留在日本接受挑戰,因為正有了那一段艱苦的歲月,幫助我累積了更多堅強的力量,我才有機會照顧日本僑民,透過台灣商會幫助台商朋友發展,我才能夠創立世華日本關西分會,認識許多傑出華商女企業家,成為一輩子的好姐妹,並且加入中台灣女力論壇聯合會。很榮幸受到許多比我更加成功的女企業家的支持,推舉我擔任創會長。這些機緣,都是我按下留在日本的按鈕、選擇最困難的路之後才會得到美好的結果。這是一生非常珍惜的善緣,也是我非常用心耕耘的公益福田。

遭受性別不平等對待的時候,你會如何來應變?

我剛到日本那幾年,我確實因為一個女性社長,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 但是我認為作為一位必須撐起整片天的女性,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夠等待別人的來同情,只有拿得起解決的辦法,才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夠獲得人家真正的尊敬。「以柔克剛」可以說是女性天生的優勢,我充分發揮這特質,以身教帶領員工、以德服人。原本對女性社長存有歧視的那些員工,也慢慢對公司有了向心力,並且跟我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礎,一起創造多元的局面。 那是用我的正面來帶領他們、影響他們,最後他們也跟我互相的合作。他們留下來,我也有他們繼續幫忙公司。

座右銘

我覺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我人生的座右銘。我認為真正有錢的人是有能力付出的人。真正有價值的財富是要從可以幫助多少人,到能夠發揮多少影響力來評估。多年來我從付出的過程中覺得心靈上很滿足和快樂,也覺得自己更加富有。

延伸閱讀:

27 歲失婚靠一張機票改變人生!「陳阡蕙」清潔工躍身南非首位華人議員

楊紫瓊60歲奪奧斯卡影后、與大17歲老公幸福再婚!呼籲「女人不該按照別人的時間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