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空出現「波狀雲」 鄭明典解釋:不是地震雲

生活中心/柯美儀報導

台灣上空出現波狀雲。(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台灣上空出現波狀雲。(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3)日表示,台灣上空出現「波狀雲」,但強調不是地震雲,引起網友好奇發問「真的有地震雲的說法嗎」?鄭明典隨即回應,表示氣象學裡沒有。

鄭明典今在臉書PO出「台灣上空波狀雲」的雲圖,表示波狀雲常出現在逆溫層介面上,比對紅外線雲圖可知,今日這雲層不高。低空有逆溫層時,大氣雖然潮濕、雲量多,基本上還是相對穩定。

事實上,鄭明典曾解釋,天空的雲很像水波漣漪,高低上下成條狀分布,是受大氣波動影響才出現「波狀雲」,波動或是振盪,就是離開平衡點之後有回復原狀的趨勢力,因此,看到波動就表示大氣是處於穩定狀態。

地震測報中心也曾說明,有些人認為地震發生前可以看到高積雲,高積雲屬於一種中雲族,雲小,可清楚辨別出輪廓,雲狀可以是扁圓形、瓦片狀等,且以波浪形排列,就像是天空中有滿滿的棉花糖一樣。然而大氣現象十分複雜,雲的形狀和變化可能受到多種氣象條件影響,目前科學家並未確定地震和特定雲型之間存在直接關聯,因此單純透過雲來預測地震並不可靠。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豪吃10斤荔枝驚見「肥蟲」她崩潰!網曝陰影:遇過跳出來的
萬華隱藏版麵包店熄燈!知情人爆「房東漲租2萬」
不是新冠流感!很多小孩高燒3、4天 醫揪元凶
陪朋友面試被相中!卡車司機「意外成空少」扭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