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權AI 學者:應再加入更多的本土文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25日舉辦「更不確定的年代-AI與風險社會」座談會,與會學者認為,台灣要積極建立屬於自己的AI資料庫,且大量融入台灣的本土文化和特色。(圖/陳林幸虹 攝)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25日舉辦「更不確定的年代-AI與風險社會」座談會,與會學者認為,台灣要積極建立屬於自己的AI資料庫,且大量融入台灣的本土文化和特色。(圖/陳林幸虹 攝)


國科會在去年開始結合產學研力量,發展繁體中文、兼具台灣特色的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並於今年5月展示成果。學者今天(25日)認為,既然台灣要發展屬於自己台灣特色的生成式AI,就應該加入更多的本土文化,學者也舉例,台灣今年能在巴黎奧運被看見,除了選手之,另外,台灣的性別多元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AI 與國家的文化主體性、甚至主權意識息息相關。大型語言模型的採樣,以及以其為基礎的生成內容,迅速影響國家的語言文化。隨著ChatGPT等AI應用的發展,台灣也自主開發了以台灣主體性為文本的「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AI晶片霸主輝達公司的執行長黃仁勳也倡議各國應該發展各自的「主權AI」。

25日在一場「AI與風險社會」座談會上,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陳慧蓉指出,台灣要發展AI產業,必須先有資料庫,因為是基礎建設,否則就只能是幫別的公司進行AI訓練,有了資料庫之後,才能夠發展適合台灣的文化,或者是品牌。陳慧蓉說:『(原音)就是說這些該有的這些知識,我可以引發的這些共鳴,都不會有,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要發展我們的產業,確實資料庫其實是一個重要的起始點,否則你連教育都不用講。就是我們要請學生去做一個海報,不可能就會有台灣風土的海報,甚至於就是你要它去做一個系服的設計,它裡面也不會有我們要的台灣文化元素。』

陳慧蓉也指出,台灣的本土性,是順著全球的普世價值,她認為,台灣此次在奧運被看見,性別多元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台灣的奮鬥過程,否則變裝皇后妮妃雅的演出,也不會如此震撼。她認為,既然台灣要發展AI,就應該將台灣的本土加入,且要快速推進。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則指出,AI發展涉及國家主權、性別平權等面向,也帶來不少產業的失業問題,直言AI風潮雖然會產生新一波的工作機會,可是造成的失業衝擊,更是不能輕忽。他並認為,未來如果有較大的替代風險,社會制度如何承接,都是必須思考的課題。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黃彥男:數發部將於年底前 訂出AI風險分級框架
7月出口年增3.1%連9紅 財政部估下半年呈緩升
葉丙成:AI大學聯盟將開課 下半年試辦中小學生AI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