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怎麼了?體檢行人地獄|華視新聞雜誌
新北市 / 林志儒 採訪/撰稿 林洧旭 攝影/剪輯
俗話說馬路如虎口,台灣曾經因為人行道規劃不佳,車輛不禮讓行人,種種交通亂象,過去被外國媒體諷刺為「行人地獄」,出門一趟究竟有多危險? 。2024年最新統計,從1到7月,台中市有32名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是全台最高。 2024年9月22日,一輛公車在夜間行駛時,撞擊兩名女大學生,釀成一死一傷的悲劇,意外發生後,台中市政府從行人正義及整頓公車兩大面向,展開無限期加強大執法。但亡羊補牢的措施,是否真的能夠有效遏止亂象呢?專家認為,台灣私人交通工具過多,道路設施規劃不佳,再加上民眾對於交通安全意識薄弱,這些問題導致行人們走在路上時,都被迫承受巨大風險。加強執法會是根本之道嗎?如何落實「行」的安全,保障每一位用路人的生命權?我們帶您深入了解。
2022年12月,台灣躍上國際媒體版面,不是因為美食或是美景受到全球關注,而是因為糟糕的交通環境,被評為「行人地獄」。新聞片段(2024.7.23)說:「媽媽牽著孩子過馬路,一旁黑色轎車根本沒停下,轉彎還加速差點撞上。」
新聞片段(2024.4.15)說:「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子,走在行人穿越道上,接著一輛黑色皮卡車左轉,沒有注意到女子,車子並沒有停下,直接撞了上去,前輪跟後輪都壓到她身上。」新聞片段(2024.5.16)說:「綠燈路口,一對夫妻沿著斑馬線走到對面,但這時一輛轎車左轉過來之後,直接撞上他們。」
交通背負惡名,但真實情況究竟多嚴重。翻開數據,2024年1月至7月,全台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行人多達199名,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台中市就占了32名。9月22日,一起震驚社會的意外悲劇,加劇交通惡島之名。新聞片段(2024.9.23)說:「台中中區知名景點,宮原眼科前面發生嚴重車禍,兩名東海大學的女大生被公車撞,其中1人被捲進車底,消防人員搶救出來的時候,沒有生命跡象。」
受害女大學生遵照交通號誌,行走斑馬線穿越路口,卻還是遭到公車撞擊,奪去美好生命。行人在馬路上所承受的巨大風險,再度成了社會討論議題,意外發生後,台中市政府交通大隊,以「行人正義大執法」,和「公車大執法」,無限期加強執行。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鄭鴻文說:「總共找了70處,行人易肇事的路口,我們才開始規劃勤務的執行。第一個是闖紅燈,第二個是車不讓人,那第三個是路口搶快提前左轉彎,還有一個是行人闖紅燈及隨意穿越道路,四大違規來做全面性的取締。」
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分隊長王智暉說:「我們AI,自動判別他的違規態樣後,會依照未依標誌標線指示行駛做舉發。另外這個路口,南區國光路與忠明南路口,我們取締未禮讓行人的部分,首先第一步一樣確認車號,車號跟車子違規車輛符合後,我們進行下一步,確認違規影像的部分。」
不禮讓行人,未依標線行駛,這些駕駛最為人所詬病的違規行為,透過科技執法,通通無所遁形。路旁設立警示標誌,也是守護交通安全的,重要對策之一。鄭鴻文說:「我們總共規劃出27個點做公車大執法,義交跟志工也配合我們,我們也做了一張類似檢核表,就是志工如果出去執勤的時候,在路口有發現公車違規,我們就會從檢核表去勾稽,看他是哪一台車號,他是哪一家公車的業者,然後車牌號碼,給他們的業者去規勸或記點,讓他知道說他已經有違法。」
警方投入大量心力,守護行人安全,但光靠交通大執法,有辦法從根本解決問題嗎。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第一中隊員警黃建為說:「比如像對面那種是有騎樓的,因為他轉過來的時候,會被視線A柱的死角擋到,因為可能你(行人)從那邊跑出來,他(駕駛)可能已經看沒有行人了,他要過的時候,你忽然用跑的從他前面穿出來,他也是會沒辦法來不及反應。」
記者林志儒說:「在發生公車駕駛,造成車禍致死意外的遺憾事件之後,台中市政府要求相關執法全面升級。但其實一個良好的道路交通建設規劃,才是還給行人安全的根本之道。」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通常發生一個比較嚴重的事故時,我們就會立刻去研擬一些改善的措施,但這些改善措施,可能都是治標而不夠治本,所以我們應該去,從根本去探討我們的交通環境,有哪些缺失,在規劃設計上面,我們要去做整體的改善。」
專家學者認為道路設施不佳,才是意外頻傳的問題主因。台灣有許多路口,不只方向歪斜還具多重岔路,被歸類為「非典型路口」, 9月22日 的台中公車死亡車禍,事發地點便是屬於這類的高危險型路段。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中區主任黃筠倧說:「可以看到那邊的路口轉彎處,是做斜切,沒有做出任何的路口凸出,這塊凸出會造成駕駛人,在這裡車輛行駛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轉彎軌跡。有可能會第一台車,在這裡左轉彎的時候,第二台車從內側,這個沒做出來的凸出,做路口超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黃筠倧是土生土長的台中人,對於當地交通的混亂狀況,相當有感,他深信良好建設規劃,才是保障行人安全的重要解方。黃筠倧說:「道路設計沒有所謂的萬靈丹,說實在真的是需要因地制宜。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亂做,都是有一個規範的,真正的規範是有好幾塊模塊化,這些模塊都是根據最適合的情境,然後可以拉進來做最好的設計。」
但從數據觀察,行人違規,也是導致傷亡的一大主因。2024年1至7月,因交通事故死亡的行人當中,有將近4分之1是自身違規肇因。翻轉台灣行人地獄亂象,建立用路人正確觀念,刻不容緩。
坐落於桃園,交通安全教育園區,是全台第一座大規模交通安全教育場域,幼兒園至國中學生都是主要對象。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副所長連思源說:「我們是希望這個相關的園區,讓大家可以熟悉,向下扎根,讓大家交通安全一些習慣的部分,從小做起。」
即時互動加上實體道具,行的安全扎根,從教育著手。桃園監理站站長黃成民說:「接下來我們希望,不管戴的帽子,安全帽或者是背具,都要有反光的材質。我們室內區會做暗視,讓他們體驗穿上制服或者帽子之後,他身上的號誌會更為凸顯。所以盡量在夜間的時候,要穿亮色的衣服,不管是老人或小孩,提醒其他用路人要特別注意。」
體驗關卡,從最基本必須走在標線型人行道展開,此外行經路口時,「停看聽」不能少。桃園監理站第二股股長劉得政說:「如果要過馬路的時候,發現沒有紅綠燈,那可能會看到的是,閃紅的號誌跟閃黃的號誌。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跟他們說,遇到閃紅號誌的時候,無論是人或車他就要先停止,確認沒有來車之後再通過,那如果是閃黃號誌,人車的部分就是減速慢行,確認都沒有紅綠燈的時候。要怎麼安全過馬路,其實就是要先左看右看再左看,來注意有沒有人車通過,如果都沒有車子通過,我們再安全地過馬路。」
紅燈停綠燈行是基本觀念,倒數剩幾秒,也得謹慎判斷評估,小綠人的腳步,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劉得政說:「估計一個車道寬度大概是3.5米左右,所以你過一個完整的馬路,大概是兩個車道是7米,那按照小朋友步行的速度,過這種兩個道馬路的話,那就是要先確認,等10秒以上建議再通過。」
乘車下車時也大有學問,兩段式反手開車門,也是確保安全的新好習慣。劉得政說:「反手時會有一個順向轉身的動作,我們可以先把車門開一點點,然後先往右後方看,確認都沒有人車之後呢,我們再把車門往外推,盡速下車再把車門關起來。」
當遇到大型車輛靠近,閃避死角學會自保,也是行人安全守則之一。劉得政說:「這是我們戶外園區第五關,大型車的視野死角體驗,那這個地方,我們主要會讓小朋友去當大車司機,會讓他們實際坐上大車的駕駛座。然後會安排其他小朋友,去坐在視野死角區域,然後讓小朋友在上面看,無論是往前看跟往兩邊的後視鏡看,會讓他們知道,其實視野死角是存在的。」
劉得政說:「其實大型車除了視野死角外,還有另外一個很危險的因子,那就是大型車的內輪差。因為大型車,它的軸距它的車長比較長,所以在轉彎的時候,輪胎的軌跡其實不會一致。所以如果小朋友,不論是爸爸媽媽接送上下學騎機車,或者是他們自己騎腳踏車,甚至他們是行人在過馬路的時候,看到旁邊是有停著大型車,能盡量避開他們就避開他們。」
安全規範謹記在心,更重要的是,將正確觀念內化為生活中的良好習慣。連思源說:「其實大家都覺得是對的事情,但是這個要變成習慣的話,其實是要反覆的練習。行人的部分也知道說,這幾個路口的部分,應該要怎麼樣做停等,要怎麼樣去行走,可以提升一些行走的安全。」
李克聰說:「,(2024年)10月1號有最新公布,實施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實施的細則。它裡面有由中央去督導地方政府,去改善我們的人行空間,人行的環境,而且它會做績效的考評,有KPI的考評。那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讓地方政府,就可以去積極地做一些相關的改善,這個我們拭目以待。」鄭鴻文說:「交通要改善,我一直認為,我們一定要強化交通教育,尤其是要從小就要做起,從小就要給他正確的觀念。」
行的安全,不能只仰賴口號和嚴格執法,生命誠可貴,必須強力捍衛無庸置疑。傷亡數字上升,加深凸顯交通危機和嚴重性,馬路如虎口,步步為營如履薄冰,行人地獄的負面標籤,台灣何時能擺脫,仍是未知數。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又來了!台中公車轉彎險撞行人 駕駛沒禮讓! 將依規懲處
台中驚傳公車撞行人 女大生捲車底傷重不治
巨業司機靈前下跪 母怒質疑女兒被撞後再遭輾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