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前秘書長郭展銓 友善高齡社會 寵物加入陪伴

個人在台北海洋科大任教,常跟學生笑稱台灣未來就是「老人與狗」的社會,這反映的是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世代變遷,而不少家庭也以飼養寵物取代撫養小孩,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台灣這幾年在動物輔助治療領域發展非常迅速。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意謂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超過20%,在這樣的前提下,加上政府推廣長照2.0,表示未來對長者的照顧是大家要積極發展的領域,台灣動物輔助治療也是在這樣的趨勢下誕生。

除了醫療治療外,動物輔助治療也希望提供銀髮族一些心靈上的幫助,甚至復健的作用,因為大部分長者面對復健都是冷冰冰的機器,但如果透過動物,例如治療犬的參與,會讓復健的過程變得相對有趣、活潑化,長者會更有意願活動。

隨著高齡人口增加,也對國家形成很大的衝擊,包括政府財政、勞動力短缺、消費力下降、社會問題與醫療照顧增加等。據調查,銀髮族首要關心的是老了之後,是否有足夠的醫療照護資源,因為這攸關尊嚴與健康。第二重視的是生活環境是否安全;第三是懼怕孤單與心理壓力無法紓解。動物輔助治療發展的機會在於提供長者醫療與健康照護需求之外,還可讓銀髮族擺脫孤獨感。在參與端,通常會透過教案設計活動,讓狗兒進來參與,增加與長者互動的機會,達到照顧銀髮族身心靈健康的目標。另如是獨居或是子女長期在外而被安置在養老機構的長者,通常也特別需要陪伴,如能透過治療犬或寵物互動,也能達到陪伴的效果。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