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庄橙獲世界果醬大賽金獎

南庄橙果實富含機能性成分且香氣風味特殊,具保健及食用產品研發價值。(圖: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
南庄橙果實富含機能性成分且香氣風味特殊,具保健及食用產品研發價值。(圖: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

▲南庄橙果實富含機能性成分且香氣風味特殊,具保健及食用產品研發價值。(圖: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

「南庄橙」(學名:Citrus taiwanica Tanaka & Shimada)為台灣特有種芸香科柑橘屬植物,種小名以台灣為名,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柳丁、香吉士、椪柑,是正港的台灣原生種果樹。最早在一九二六年由日籍植物學家於苗栗南庄紅毛(即現今南庄鄉蓬萊村一帶)發現,故發表命名為「南庄橙」;當地賽夏族原住民則稱呼它為「嘎達釉」(Kata’iyok),意指媽媽準備好的糧食。

二○二一年初,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賽夏族部落共同舉辦「南庄橙」回家」活動,將野外瀕臨滅絕的「南庄橙」帶回原生地栽種,開啟了「南庄橙」保種復育與產業應用併行的里程碑。二○二二年底,新竹林管處分別在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獅山工作站與國立中興大學校園內採集珍貴的「南庄橙」果實,並與人稱「果醬女王」的柯亞合作製作「純粹南庄橙」及「蜂蜜南庄橙」兩支風味果醬;如今喜傳捷報,二支果醬榮獲二○二三「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一金二銀的好成績。多年來已獲獎無數的柯亞表示,原先已打算不再參加比賽,但經由新竹林管處的介紹認識了「南庄橙」,就被它酸香濃厚、狂野強烈的風味吸引,與普遍栽植的商業柑橘品種很不一樣,便重披戰袍,要讓世界認識這顆台灣特有、獨一無二的「橙」。

新竹林管處長夏台生表示,「南庄橙」為台灣特有種植物,是極為珍貴的自然資產,卻因為棲地遭開發幾乎野外滅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往人們覺得它酸苦不好吃、沒有價值,不如進口的品種。因此,能在「果醬界奧斯卡」的國際大賽上獲獎,不僅肯認了「南庄橙」是「水果王國」貨真價實的驕傲,也為南庄橙保育工作注入強心針。新竹林管處已著手與南庄鄉蓬萊村賽夏族人合作,將優先於原生地區復育栽植「南庄橙」,同時結合原住民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研發具有在地特色的南庄橙產品,賦予經濟價值;讓珍稀的森林資源成為支持部落生計的後盾,邁出物種保育與經濟發展並肩同行的道路。民眾如果想更進一步認識「南庄橙」,歡迎前往位於南庄鄉蓬萊村的「森林小站」,讓賽夏族耆老為您述說「南庄橙」花開南庄山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