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度領袖網上互動引關注 美《外交政策》:國家利益考量

總統賴清德與印度總理莫迪網上互動,引起中國反對、美國的關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報導,印度與台灣互動的序曲撩動與北京的關係,這是基於印度自身的利益,評論也認為和莫迪的性格有關。

印度國會選舉結果確認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可連任,賴總統在官方X平台表示祝賀,莫迪也轉文與回應,事件引起北京反對與華盛頓的關注。

外交政策雜誌11日報導,莫迪確認連任後,在X上陸續回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夏立夫(Shehbaz Sharif),當中還包括微軟創辦人蓋茲(Bill Gates)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但回覆賴總統引起關注。

報導指出,莫迪與賴清德互動不是空穴來風,印度與台灣近年來更為接近,導因於半導體與智慧手機等高科技製造業的合作。台灣的力積電與印度塔塔集團(Tata)攜手在莫迪家鄉古茶拉底邦(Gujarat)建廠,組裝蘋果手機的鴻海集團也在印度擴大設廠,兩國政府在2月也簽訂印度移工協議,以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報導引述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麥丹(Manvi Madan)的說法,台灣印度合作某些源自於印度自身的科技目標,印度認為台灣是大型先進經濟體之一。特別在戰略科技方面,台灣符合印度尋找相同思維夥伴的條件。

她指出,蘋果(Apple Inc.)將印度提升為主要市場與製造基地,也在其中(台印度關係)扮演關鍵角色,幾乎就像商業關係中的助產士。

由於邊界軍事衝突,印度與中國關係未在莫迪之前任期內緩和,兩國領袖在公開場合務實地彼此尊重。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指出:「如果中國無視印度的紅線,印度也會思考為何要理會中國的紅線。過去多年,印度已經見到,中方已給印度充分理由去接近台灣。」

對於台灣與印度兩國元首網上互動,外交政策雜誌作者兼耶魯大學教師辛赫(Sushant Singh)認為,這是很明顯的挑釁,超過建立已久的常態,有可能鑿出管道朝向常態發展,大家已經看到莫迪連任後的一些作為。

雖然各界評估印度在美國政策下才調整對台姿態,不過印度長期不選邊站,多邊互動與國家利益為重心的外交政策沒有改變,也維持一中政策。此外,莫迪個人行事作風也是關鍵。

麥丹認為,莫迪的態度就是如此,如果和某國做了什麼為何要掩飾。他可是首個到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印度總理。

(中央社)

原文出處:台灣印度領袖網上互動引關注 美《外交政策》:國家利益考量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莫迪再次宣誓就職印度總理 外交部轉達賴清德賀電
中國批印度總理莫迪友台發文 反掀"挺台聲浪"
中國不滿「印度盼與台互利共贏」 外交部:他國無權置喙